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我们在使用一些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

需要接受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皮试”。

说起皮试,那还真是不少小伙伴的童年阴影……

但是你知道吗?

测定人们有没有被结核菌感染,

也会用到皮试哦,

亦即——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

目前结核病仍是危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肺结核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有传染源存在,处理不及时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为此《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版)》要求学校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由具备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学校师生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学校结核病疫情密接筛查的项目之一,是测定个体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发展中国家优先使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

试验方法

在左前臂掌侧前1/3中央皮内注射5IUPPD。以局部出现7mm-8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为宜。

查验反应

72h(48h-96h)检查反应,以皮肤硬结为准。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者为阴性。

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者为阳性。

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mm,10mm;

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mm,15mm;

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mm,15mm;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水泡、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任意一项者。

结核感染判断标准

(一)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卡介苗接种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干扰时,PPD反应硬结≥5mm应视为已受结核菌感染;

(二)接种卡介苗后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地区,以PPD反应≥10mm为结核感染标准;

(三)PPD反应≥15mm及以上或存在水泡、坏死、淋巴管炎等为结核感染强反应;

(四)在卡介苗接种地区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地区,对HIV阳性、接受免疫抑制剂>1个月,PPD反应≥5mm为结核感染;

(五)与涂片阳性肺结核有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PPD反应≥5mm为结核感染。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诊断意义

结核菌素试验在临床方面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病的依据之一。硬结直径大小反应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感染程度,与发病与否不完全对等,受多种因素影响,反应越强,对结核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婴幼儿诊断越重要,考虑需要治疗的必要性越大。

阴性反应

未受结核杆菌感染;

已受结核杆菌感染,但处于4-8周的免疫反应窗口期,变态反应尚未建立;

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或营养不良、麻疹、百日咳等病人PPD试验反应亦可暂时消失;

严重结核病及各种重危病人对PPD试验无反应或出现弱阳性,与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应暂时受抑制有关,待病情好转可转为阳性反应;

其他如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白血病、淋巴瘤、结节病、艾滋病等)病人或年老体衰者的PPD试验反应亦常为阴性。

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反应

已受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病患者,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卡介苗接种后免疫反应已建立;

3岁以内未接种卡介苗者提示体内存在结核病灶(即使胸部X线检查正常);

非结核分枝杆菌交叉反应(一般硬结直径10mm)。

强阳性反应

有助于确诊结核病;

已感染未发病者;

儿童具有诊断意义。

PPD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应用

卡介苗接种效果的考核;

疫情处置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密切接触者筛查中的辅助临床诊断和确定预防性服药对象。

PPD筛查后的处理

(一)胸部X光片发现异常的,无论PPD试验是阴性还是阳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二)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并且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在知情同意、自愿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干预;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干预者要在首次筛查后3、6、12个月末医院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非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宣教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期间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若疫情判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D试验非强阳性者应当在2-3个月后再次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初次筛查时仍处于窗口期的新近感染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相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