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为了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今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结核病?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菌侵犯什么脏器叫什么脏器的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骼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2、消化道传染多因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污染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杆菌的其它食物而得病,多产生在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

3、其他传染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生殖器官等接触传染。还有先天性结核病传染途径为胎盘或吸入羊水感染,多于出生后不久发生粟粒性结核病或生殖器结核。人类普遍易感。人受染后,是否发病,与受染菌的数量、毒力、机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抵抗力高低有关。营养状态、精神紧张、体力消耗、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肿瘤化疗、免疫抑制疗法、糖尿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肺结核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可能得了肺结核,医院就诊。如咳嗽、咯痰2周以上,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一般不超过38℃)、盗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无力等症状,医院就诊。

结核病的预防

1、提高自身免疫力

结核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息息相关,强健的体魄是避免感染结核的关键。若想远离结核病,就得有平和的心态、合理的膳食、充足和睡眠和适量的户外活动,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

2、勤开窗多通风

秋冬季门窗紧闭的居室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肺结核传播风险,故应适时开窗通风,别让居室PM2.5爆表,这样结核杆菌就会少了许多的可乘之机哦!

3、减少公共场所逗留时间

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相对较差,人群聚集处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传播,尤其肺结核的传播,因此公众无事时尽可能少在公共场所逗留。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①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②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盖住口鼻,以免飞沫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③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用后的纸巾丢入纸娄;

④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文字编辑:张春秀

图片编辑:王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