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3月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初治肺结核患者和复治肺结核患者(点击链接可以复习)的治疗方案,相信村医朋友们已经对其有了大概了解,本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抗结核治疗的五大原则及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抗结核治疗的五大原则

早期

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机体组织的不可逆破坏。肺结核病早期,结核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结核药物对代谢活跃、繁殖旺盛的结核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有利于病变吸收减少传染性。

规律

规律是化疗成败的关键。规律即不能中断或间断,更不能更改化疗方案。规律用药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杀灭结核菌的作用。一旦不坚持规律治疗,患者体内的结核菌会反复繁殖,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很容易产生耐药菌,演变成耐药肺结核患者。一旦形成耐药,患者的治疗更加困难,治疗期延长,治疗花费更高。因此,村医们应注意,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督促患者遵从医嘱,坚持规律治疗,力争一次性治愈疾病。

全程

全程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的重要措施,是获得化疗成功的有效保证。病人经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咳嗽、咳痰症状可于2个月左右消失,大部分敏感菌被杀死,但非敏感菌和细胞内的结核菌可能仍然存活,因此,必须督促患者坚持规律用药,才能杀死这部分结核菌,达到治愈目的。

适量

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肾等重要脏器可产生毒副作用;如果剂量不足,血液药物浓度过低,达不到抑菌、杀菌的目的,还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村医们应提醒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采用适当的剂量。

联合

联合用药是合理化疗的基础,利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的不同交叉杀菌作用,增强协同功效,提高杀菌能力,以确保疗效与避免或延缓、防止耐药性的产生,这样用药才能取得最佳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治疗费用。

划重点

村医应告知肺结核患者以下3点:

1.规律治疗的重要性和中断治疗的危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让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不要离开居住地,如必须离开,应提前通知,以便离开后在异地获得继续的治疗及管理。

3.治疗期间应提醒患者按照医嘱定期送痰复查,医生会根据痰结核菌检查的结果决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内科学》第七版

2.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年版)

-end-

作者/辛赫男

编辑/Gloria

审核/高磊王大宽

结防公社

村医知识加油站!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