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核菌素试验的强度判断
小儿受结核杆菌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可呈阳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的局部炎症主要由于致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使身体组织对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强度判断常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做结核菌素试验,一般用PPD1:稀释液0.1ml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接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的皮丘,48~72小时观测结果。测量局部硬结的横径与纵径,取其平均直径的毫米数,作为判断其反应强度的标准:
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
5~9mm为阳性(+);
10~19mm为中度阳性(++);
≥20mm为强阳性(+++);
局部除有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二、结核菌素试验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
未感染过结核
年长儿无明显症状,仅呈一般阳性,提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
迟发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3岁以下,尤1岁内或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表示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越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大
假阴性反应,如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体质及其衰弱,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水肿、重度脱水等;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
强阳性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阴性→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10mm→>10mm且幅度>6mm,表示新近感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