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
咽肿、喉痹、梅核气、颈淋巴结核
天鼎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天鼎穴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在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为古代炊器,颈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颈部,相当于鼎足之处,故名天鼎。
天鼎穴视频
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鼎有清利咽喉,理气散结的作用。
天鼎有利咽喉,调气机作用。
按“鼎”字之义,功在水火。养生家借此寓其调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调和,不事克伐。凡消大患于无形,而有裨于社稷者,谓为调和鼎鼐。本穴主治暴喑、气梗、咽肿、喉痹、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等诸股火证之有碍于喉咽者,取此穴以通畅之。
天鼎穴的主治病症:
天鼎穴主治咽喉肿痛,喉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暴喑,气梗,喉中痰鸣,梅核气,瘰疬,瘿气,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等。
天鼎穴主治咽喉肿痛、暴喑、气梗、梅核气、瘰疬。
天鼎主要用于口、咽等疾患:如暴瘖、气梗、喉痹、咽肿、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及瘰疬、瘿气等。
天鼎主治暴喑气哽,咽喉肿痛,瘿气,瘰疬等。
天鼎主治咽喉肿痛,暴喑,喉中痰鸣,瘿气,瘰疬。
针灸不常取用天鼎穴。
五官科系统疾病:甲状腺肿,喉炎,舌骨肌麻痹症;
其它:颈淋巴结核,扁桃体炎。
天鼎穴的配伍:
天鼎配间使,有宁心利窍作用。治失音。
天鼎配照海治慢性咽炎。
天鼎配合谷、承浆、太溪洽初期声带麻痹。
天鼎配曲池、膈俞,治喉痹。
天鼎配合谷、廉泉、太溪、天突,治咽喉肿痛。
天鼎配合谷、承浆、天容,治喑哑。
天鼎配气舍、膈俞,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息,食饮不下。
陈治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