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2、胸膜通透性增加
如胸膜炎症(肺结核,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胸膜肿瘤(恶性肿瘤转移,间皮瘤),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癌性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5、损伤
主动脉瘤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6、医源性
药物(如甲氨蝶呤、胺碘酮、苯妥英、α-受体拮抗剂)、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液体负荷过大、冠脉搭桥手术或冠脉内支架置入、骨髓移植、中心静脉置管穿破和腹膜透析等,都可以引起渗出性或漏出性积液。
诊断(一)明确有无胸腔积液
根据症状,体征,结合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确定有无积液。典型的胸腔积液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不典型的胸腔积液,如早期少量胸腔积液,或部位不典型的胸腔积液,如肺底积液、叶间胸膜积液、包裹性积液的诊断比较困难。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全面分析临床资料进行判断。
(二)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1、一般鉴别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较差。
(1)结合病因,已如前述。漏出性胸腔积液的形成机制是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以及胸膜腔内压力下降。漏出性胸腔积液通常为双侧性。而渗出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胸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及淋巴回流减少,渗出性胸腔积液通常为单侧性。
(2)胸水外观:漏出液多为浅黄色透明液体,渗出液颜色一般较深,透明,有时微混浊。
(3)比重:比重1.者多为渗出液,1.者多为漏出液。
(4)Rivalta试验阳性者多为渗出液,阴性者多为漏出液。
(5)蛋白定量测量:蛋白含量30g/L者多为渗出液,30g/L者多为漏出液。
(6)白细胞总数:渗出性胸水中白细胞总数常升高。
2、Light标准,目前较常用,符合以下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渗出液:
(1)胸水蛋白/血清蛋白0.5。
(2)胸水中LDH大于正常血清LDH上限的2/3。
(3)胸水LDH/血清LDH0.6。
3、诊断渗出液的其他指标。
(1)胸腔积液胆固醇浓度1.56mmol/L。
(2)胸腔积液/血清胆红素0.6。
(3)血清-胸腔积液白蛋白梯度12g/L。
(三)寻找胸腔积液病因,详见鉴别诊断。
折鉴别诊断(一)漏出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充血性心力衰竭,多为双侧,积液量右侧多于左侧,强烈利尿可引起假性渗出液。肝硬化胸水多伴有腹水,极少仅表现为胸水。肾病综合征胸水多为双侧,可表现为肺底积液。低蛋白血症的胸腔积液多伴有全身水肿。腹膜透析的胸水类似于腹透液,葡萄糖高,蛋白质1.0g/L。心包疾病引起的胸水多为双侧,且左侧多于右侧。如不符合以上特点,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行诊断性胸腔穿刺。
(二)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我国渗出液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壮年,胸痛(积液增多后胸痛减轻或消失,但出现气急),并常伴有干咳、潮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水检查以淋巴细胞为主,间皮细胞5%,蛋白质多大于40g/L,ADA及γ干扰素增高,沉渣找结核分枝杆菌或培养可阳性,但阳性率仅约20%。胸膜活检阳性率达60%-80%,PPD皮试强阳性。老年患者可无发热,结核菌素试验亦常阴性,应予注意。
(三)类肺炎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系指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如积液呈脓性则称脓胸。患者多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和核左移。X线先有肺实质的浸润影,或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的表现,然后出现胸腔积液,积液量一般不多。胸水呈草黄色甚或脓性,白细胞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葡萄糖和pH降低,诊断不难。脓胸是胸腔内致病菌感染造成积脓,多与未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致病菌直接侵袭穿破入胸腔有关。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假单胞菌等,且多合并厌氧菌感染,少数可由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放线菌、奴卡菌等所致。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胸痛等;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和杵状指(趾)等。胸水呈脓性、黏稠;涂片革兰染色找到细菌或脓液细菌培养阳性。
(四)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1、肺癌合并胸膜转移,颇为常见,易被误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特别是当有大量积液而肺实质情况未明时,易于误诊。凡40岁以上病人出现胸腔积液,特别是血性,而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胸液中未找到抗酸杆菌,应考虑癌性积液的诊断。抽液后注空气人胸腔内即时作X线平片或体层摄片,有助于发现癌性肿块。
2、乳腺癌合并胸膜转移,临床上少见,且都为晚期征象。
3、胸膜间皮瘤,是原发性胸膜肿瘤,来源于间皮组织,可区分为局限型与弥漫型。本病临床上少见,多在40岁以上发病。目前认为发病可与石棉接触有关。弥漫型胸膜间皮瘤多有胸腔积液,其临床特点是进行性胸痛、呼吸困难、血性胸液及胸膜增厚,此外尚有乏力、体重减轻与刺激性咳嗽。X线胸片检查胸膜呈不规则状、波浪状起伏,或结节状增厚,而不伴有胸廓凹陷,相反甚至可能凸出,与慢性炎症引起胸膜增厚不同。胸液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
4、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淋巴肉瘤等恶性淋巴瘤均可引起胸、腹水。
(五)乳糜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每ml胸水中脂肪浓度超过mg时,这种积液可称为乳糜性胸腔积液。乳糜性胸积液少见,主要由于胸导管受丝虫病性肉芽肿、纵隔肿瘤、结核性淋巴结炎或恶性淋巴瘤的压迫,或胸导管外伤破裂,乳糜液渗出流入纵隔,积聚于胸腔内而形成。
(六)结缔组织病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结缔组织病并发胸膜炎,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多见,结节性多动脉炎少见。
1、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腔积液可发生于病程的任何阶段,小量或中等量,单侧较多。积液为浆液性,有易凝的倾向,但有时也可为血性。病程中可发生肺部病变,X线检查呈片状、块状或小结节状阴影,多侵犯下肺,常为双侧性,有游走与复发的倾向,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皮质激素治疗有良效。胸膜炎如出现于其他病征(尤其是面部蝶形红斑)之前常易被误诊为结核性。此病多见于年轻女性,有多个器官损害的表现,血象常见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加快,抗结核治疗疗效不佳,如出现面部蝶形红斑或血中找到狼疮细胞即可确诊。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胸腔积液为大量,须考虑此病并发结核感染。
2、药物性狼疮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胸膜炎,出现胸腔积液与纤维性变。血中狼疮细胞可为阴性,但血清中抗核抗体滴度常增高。
医院四病区全体医护人员时刻您的健康!
健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