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痨病”,估计大家都不陌生: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为治好儿子华小栓的痨病,听信偏方,去刑场弄人血馒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因肺结核吐血而终;现实生活中,鲁迅、林徽因等名人也被此病夺去生命。
“痨病”学名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民间有“九痨十死”的说法。它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二。
今天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要想更好地防控结核病,就要首先了解它,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医师马丽萍、高三友和副主任医师甄新安三位专家,请他们谈谈结核病方面的知识。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逾两周当心肺结核
咳嗽是肺结核病人比较常见也是比较重要的症状,但不是唯一的症状。与肺结核易混淆的病是感冒,感冒和肺结核是两种症状很相似的疾病,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区分的。肺结核是慢性病,不像感冒三五天就好,病人发烧、咯血、咳痰,全身症状持续的时间很长,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应警惕自己是否患有肺结核。总之,如果有以下症状,就应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
1.咳嗽、咳痰或仅有少量黏痰:病灶扩大或有肺部空洞形成,则痰量可增多。
2.咯血:肺结核患者半数有咯血症状,但程度有不同,有的仅仅痰中带血,有的则咯血痰或整口咯血甚至中等量或大量咯血,危及生命。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与病变涉及胸膜无关,由神经反射引起,与呼吸、咳嗽无关;固定部位的刺痛并随呼吸或咳嗽加剧。
4.呼吸困难:早期轻症患者无呼吸困难,晚期病人因肺组织广泛受损可发生呼吸困难。首先是在体力活动后感到上气不接下气。
5.疲倦、不适、乏力:日常工作很难坚持,容易烦躁、心悸、食欲不振、失眠、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
6.发热:是肺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之一,一般为低热,体温常在37℃~38℃,多见于下午,次晨降至正常。若病灶急剧进展或扩散时则发热较高,如粟粒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急症病人可有中等发热及高热达39℃~40℃者。
7.盗汗:病人入睡后,头颈、胸部出汗,醒后自觉衣服湿透。轻症病人出汗较少,重症病人出汗较多,患者自觉有衰竭感。
■传播途径
结核菌可通过飞沫传播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的慢性传染病。那结核菌是如何传给健康人的呢?
“首先是有传染源,即排菌的结核病人(菌阳病人)。”马丽萍主任医师介绍说,肺结核主要是由排菌病人的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尤其是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最容易造成传染,小飞沫(医学上称为微粒核)是由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喷射出来的。小飞沫在空气中能漂浮数小时,可以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而到达肺泡引起发病。患者咳嗽越剧烈、次数越频繁,喷出的飞沫就越多越小,越具有传染性。据统计,咳嗽一次可喷出~个飞沫微粒,这种飞沫微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而且传染性结核病人大多数与正常人生活在一起,相互传染,造成结核病在人群中流行,且难以控制。
马丽萍指出,一般来说,一个传染性结核病人每年可传染10~20个健康人,其中有10%发病,也就是说一个传染性结核病人每年可再产生1~2个新的结核病人。“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有的甚至出现空洞而自觉症状还很轻,因此增加了在人群中的隐蔽传播的机会,也使病人的发现工作变得较难实行。”
由于结核病中以肺结核居多,且危害较大,因此肺结核病人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并应尽量避免与健康人面对面过近谈话。
另外,少数人也可通过饮食(特别是饮用未消毒的牛奶)经胃肠道感染或经破溃的皮肤感染。当然,感染上结核菌并不一定都发病,这与人体的抵抗力强弱有关。结核病主要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易感人群
体弱多病者易患上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体弱多病者易首先中招。甄新安副主任医师提醒以下人群应特别警惕,防止不小心感染上结核。
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功能减弱,感染结核菌容易发病,或原先潜伏的结核病灶容易产生重新活动的机会。55岁以上肺结核患者占全市患者总数的1/3。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化疗的患者肺部有严重病变(矽肺、尘肺等)的患者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等。资料显示,30%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死于结核病。
糖尿病人。糖尿病是结核病发病的诱因之一,糖尿病可增加患结核病风险2倍以上,同时,糖尿病使得本已治愈的患者结核病的复发风险增加4倍。结核病人中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比例达15%~20%。
家中有肺结核患者的人。家中如有肺结核患者,特别是痰菌检查阳性者,如不注意隔离,易传染给同居室共饮食的亲人。家庭接触发生结核菌感染是其他场所感染的2倍以上。
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若再感染上结核菌,就很容易发生结核病,其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比未感染艾滋病毒者高30~50倍。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和杀手,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HIV)双重感染的致死性极高,蔓延速度极快。HIV病毒感染者,一旦与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接触,就很容易感染结核,并迅速恶化、扩散。另外,因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也可使体内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活跃,大量繁殖,致使病灶恶化进而发病。
■饮食调理
食补宜“三高一多”
结核病是一种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要从整体出发,使用抗结核病药物同时,必须增加身体抵抗力,加强营养。高三友主任医师建议,可按照“三高一多”的饮食调养原则给患者充足热量和营养素,满足结核病灶修复需要,以增进治疗的效果。
高热量: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经常低热、盗汗,甚或咯血,再加上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往往超过常态,长时间患病身体因而会逐渐消瘦。一般情况下,病人每公斤体重供给30千卡,全日总摄入量为千卡左右;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40千卡,全日2千卡左右。因此,病人应尽可能多地进食淀粉类食物,既可补充热能又可节约蛋白需求量。
高蛋白:蛋白质是病灶组织修补的重要营养物质,结核病人对蛋白质的消耗多,有助于病灶愈合、病体康复。结核病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每公斤体重1.2~1.5克,每天总摄入量需8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吸收率高,更益于结核病灶钙化和愈合。
高维生素:重点补充维生素A、B、C、D,维生素A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维生素C有利于病灶愈合和血红蛋白合成;B族维生素可加快机体内各个代谢过程,有改善食欲的作用。日光浴或户外活动是增进维生素D的好办法。
多膳食纤维和水: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是为了更好地维持身体内的酸碱平衡以及大小便通畅,同时可减少或防止毒素吸收。
具体来说,结核病人的营养有以下食物可供选择:肉、蛋、鱼、奶及奶制品,尤其是牛奶中含酪蛋白和钙量多,结核病人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也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各类食物要注意搭配好,不要偏食。如蔬菜水果类应多吃白菜、藕、银耳、山药、黄瓜、西瓜、苹果、梨、甘蔗、香蕉等,但应忌食菠菜、菠萝、豆浆、人参、樱桃、生姜、荔枝、龙眼等食物。
■家庭护理
居家护理要科学
马丽萍主任医师指出,家里一旦出现结核病患者,在居家护理中首先最应该密切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