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第11期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占所有结核病相关死因的1.5%~3.2%[1],在疾病致残率排名中位列第11位,致死率位列第13位[2]。颅内结核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结核病的重要类型之一。为提高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对颅内结核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全国结核病影像及临床专家制定了"颅内结核影像学分型专家共识"。
一、颅内结核的定义迄今为止,国内有关发生于颅内结核病的疾病类型尚无统一名称。国内文献最多出现的是"结核性脑膜炎(cerebraltuberculosis)",其他包括"结核瘤"、"结核性脑炎"等。从病理解剖角度观察,颅内结核不仅可发生于脑膜,且可累及血管及脑实质[3,4]。有学者将颅内结核按病理学分为5种类型: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血管炎、结核瘤、结核性脓肿和结核性脑炎[5,6]。国内"结核性脑膜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结核性脑膜炎"包括了以上5种病理改变以及脊髓脊膜的受累,英文译名为"cerebraltuberculosis";狭义的"结核性脑膜炎"仅表示脑膜受累,其英文名称为"tuberculousmeningitis"。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颅内结核"这个命名来总括结核病在颅内各解剖部位的病理改变[5]。近年来我国很多相关文献和医学院校统一教材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已经更多使用"颅内结核"这一名称[7,8,9,10,11,12],但尚未达成共识。
为应用方便,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颅内结核影像学分型专家共识编写组经反复论证,提出将发生于颅内的各种结核病类型统一命名为"颅内结核"。
二、颅内结核的影像学分型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颅内结核分型标准,文献中的分型标准差别较大,而且有关影像学分型论述多限于结核瘤[13,14,15],整体分型的文献较少[4,8,12,16,17]且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影像学分型不利于颅内结核诊断及深入研究,因此亟需建立统一的颅内结核影像学分型标准,这无论对诊断还是治疗都非常必要。
近年来有些文献提出了按照结核病的发病部位分型的主张[12,16,18]。本共识编写组结合相关文献[4,5,8,12,18,19]及临床实际需求,按照结核病发病部位及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将颅内结核影像学分为3种基本类型:脑膜结核、脑实质结核和混合型颅内结核。
1.脑膜结核(meningealtuberculosis):
结核病灶累及脑膜,包括硬脑膜、软脑膜、基底池脑膜及室管膜等。病理改变包括结核性脑膜增厚(狭义的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结核瘤、硬膜下(外)结核性脓肿等。脑膜结核常出现脑梗死、脑萎缩及脑积水等继发性改变。
2.脑实质结核(brainparenchymaltuberculosis):
结核病灶累及脑实质,包括结核结节、结核瘤、结核性脑炎和结核性脑脓肿等。
3.混合型颅内结核(mixedintracranialtuber–culosis):
同一病例同时存在脑膜结核和脑实质结核。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