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防控小贴士
PREVENTINFLUENZAVIRUS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新冠肺炎及常见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防控小贴士提醒如下:新型冠状肺炎
01.传播途径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02.如何预防
1.佩戴口罩,口罩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需要使用正确,浅色在内,深色在外,金属条在上。
2.勤洗手,洗手需要使用肥皂或者消毒洗手液,这样可以避免接触感染,尤其是在接触了扶手、电梯的按钮等情况下,都需要及时洗手。
常见传染性疾病
新学期开学正值冬春交替,春季各种病原微生物也随之繁殖作祟,学校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万一有孩子患病,很容易造成校内的暴发。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常见的春季传染病:0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三月气温仍然较低,而且时寒时暖,温差较大,这些都适合流感病毒的生存。不论成人还是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提醒家长们注意:
1.家中成人感染流感时,应避免近距离接触儿童。
2.家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时,如果有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并做好个人卫生。
02.水痘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2周,刚开始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儿童发病后首要症状就是出现皮疹。水痘的皮疹具有特征性,首先是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成丘疹,在发展成水疱,伴有剧烈的瘙痒感。3、4天后疹子开始干燥结痂。在同一部位,可能会出现皮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的情况。水痘为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约10天左右会自愈,且预后一般良好,而且在感染过后,可以获得对水痘病毒的永久性免疫。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不推荐已经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
03.流行性腮腺炎
这个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腮腺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腮腺肿大加上疼痛。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先一侧肿,然后另一侧跟着肿,也有仅一侧肿,面部因为腮腺的肿大而变形。疼痛通常是酸痛、胀痛,在说话、咀嚼(尤其吃酸性饮食刺激唾液分泌)时导致疼痛加剧。
温馨提示: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但是引发的并发症要引起注意:
一是并发脑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嗜睡或烦躁。
二是青春期男孩可并发睾丸炎,表现为睾丸疼痛、肿胀,特别是双侧睾丸炎,可成为将来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
三是并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恶心呕吐、左上腹疼痛。以上情况应引起家长重视,一旦出现,医院就诊。
04.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05.肺结核
肺结核也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或痰液传播。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医院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06.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诺如病毒患儿建议居家隔离,及时补充液体。诺如病毒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扔弃。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
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开窗通风: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5.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6.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传染病的复课要求: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皮疹、腮腺肿大等症状(特别是发热、咳嗽、咳痰,医院进行确诊),医院就诊。
确定不是传染病,提供检测报告和诊断书,再来校报到。如果确诊为传染病,请遵医嘱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愈前或隔离期未结束,不得来校报到!
病愈后且隔离期结束,凭学校所在地所在街道社区卫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文字
保健室
编辑
王姗姗
初审
黄一波
审核
欧阳爱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