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空洞性结核的治疗一直以来是结核内科较为棘手的问题,局部血运不良影响药物渗入病变病变部位,口服药达不到杀菌或抑菌浓度,致使结核菌长期在空洞内存活、繁殖,造成结核菌肺内的反复播散,结核病久治不愈成为难治性空洞型结核,这类病变不仅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耐多药,不易治疗,而且是结核病的主要慢性传染源。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虽经多方努力调整方案,但仍疗效不佳。
近年来,秦皇岛市肺病二科刘恩利主任率先开展了经支气管镜引导介入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取得满意疗效。
方法:将支气管镜引导介入到达空洞所在肺段或支气管开口处,置导管导丝于空洞内,退出导丝,保留导管,注入足量抗痨药物,注药结束后退出导管及气管镜,嘱患者患侧卧位十到二十分钟,避免剧烈咳嗽。
优点:局部直接给药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在空洞内达到高浓度状态,高于口服药物后血药浓度~倍,并可保持浓度7天,直接杀死结核杆菌,介入治疗后痰菌转阴率、空洞缩小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且大大降低了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肺病二科专家出诊时间:
常占平主任医师每周一周三
刘恩利副主任医师每周二周四
李艳静副主任医师每周五
分享健康○享受生活
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
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