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昆仑是一片可以让人渴望漂泊的心有所停靠和归宿的地方,它是一座可以让许多大学生有志青年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第二故乡。

在这座山上有一位干部,他在业务工作上有创新和钻研精神。有人说他傻,是由于他在接受各种工作时,不知道与人讨价还价,不在乎个人得失。正是由于愚、痴、傻组成了他诚实的品格和顽强的个性,在全师的畜牧工作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出的成绩,深受领导和群众好评!他就是十四师畜牧中心的冯兆喜同志。

冯兆喜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被分配到十四师一牧场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凭着农村娃子的忠厚老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良种推广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年,当第一批羊从外地调到羊场时,由于途中颠簸和气候寒冷,导致大量的种羊发病,在一片惶恐声中,经人介绍,冯兆喜同志被请到了羊场。冯兆喜的到来,给全场吃了颗定心丸,他成了全场的希望和救星。走进羊圈一看,横七竖八,倒下一片,不吃不喝,到处都是病羊,只见他沉着细心,不慌不忙,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认真的研究羊病的状况。

一阵详细诊断后,他告诉场长:“不要紧,是应激综合征”。

“能治吗?”

“能治”。

于是,在他的指挥下,随便抓了一位年轻人作助手,针对羊的大小病情的不同,进行逐个配药。一头头、一针针地注射,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批批羊慢慢地站了起来,开始吃食。全场绷紧的心弦开始松了下来,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7天过去了,所有发病的羊全部治愈。这一次的大显身手,为羊场挽救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场长带来了办场的信心。

年元月,羊场准备从外地调回第二批羊,临走前,场长指名道姓要请冯兆喜同行,说有他同行心里踏实,有安全感。这样,冯兆喜同志便一路北上,在冯兆喜的指导建议下,他们对外地几家大型羊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最后确定品种较纯的挑选了良种羊予以调回,但在选择公羊数量上,意见出现了分歧,按全场现行母羊的数量比例算,需调回45只种公羊,但冯兆喜却说,如果实行人工授精,只需要10只就够了。领导当即采纳了冯兆喜的意见,只调10只种公羊,实行人工授精。仅此一项,给羊场节省成本30多万元。羊圈里的环境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除了带来满身粪尿之外,那种高密度的羊群所排散出来的氮气、氨气形成的恶臭,常常使人眩晕发呕。冯兆喜同志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与羊一起度过一周又一周。由于羊场太忙长时间回不了家,加上身上的恶臭,回家时常常被妻子堵在门外,抱怨中让他先把“皮”脱了,在浴池里“泡上两个小时”,再上床......。

年12月,本想把羊圈里的病羊治好后,就“打道回府”的冯兆喜,突然接到师科技局的一份通知,通知上确定他为“羊场科技特派员”。这下高兴坏了,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没有。而对个人的“待遇”从未提说,在场方一再要求下,他勉强只收了个下乡“补助费”,也未给单位提出任何条件。于是,带着领导的希望,带着单位的嘱托,便安心地在羊场住了下来。

防病、治病、人工授精,就在冯兆喜整天沉浸在羊群里忘我地工作的时候,一场大病悄悄地找上了门。一天夜里,为追赶一篇经验材料到第二天凌晨2点,刚躺下休息,突然发现呼吸困难,吓的一头坐起,又躺下,又是如此,惊的他一身冷汗,这是啥病?

第二天,在妻子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严重胸膜炎,并出现重度胸腔积水”。于是,医院。医院,心却在羊场。

“那是一个个生命,是一个开创全市畜牧产业化的企业,是全师良种羊普及的源头”。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不能有任何闪失。他人躺在病床上,盯着床前的吊瓶,手里握手机,与他的徒弟保持24小时联系,不停地指挥徒弟,如何观察,注意什么,如何用药,怎样配种等,全部遥控指挥。妻子骂他,医生警告,也阻止不了他的这种行为。医生从他胸腔抽了4次积水,共抽积水10斤之多。经过一月时间的治疗,疾病刚刚好转,医院大门,一头又扎进了羊场。

“自古忠孝难两全”,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一切顾不上,经常以羊为伴,不能陪在妻子身边,妻子说他不是好丈夫。然而,单位说他是一个好同志,组织说他是一个好党员,羊场说他是一个好“郎中”。

畜牧发展步伐在加快,未来等待冯兆喜的将是什么?是责任?是使命?抑或是鲜花?反正羊圈是钻熟了,什么时候都是为群众养羊事业服务,习惯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