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小伙伴咨询小编说
为此小编去咨询了专家。
专家说:肺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无力等。肺结核病人的食欲一般都特别不好,为补偿疾病引起的消耗,增强抵抗力,在饮食上加强营养具有很重要意义。应给予高蛋白和热能。结核病的任何症状都会使组织蛋白和热能严重消耗,因此在食物蛋白质和热能的供应上,都要高于正常人,蛋白质每日供给量是1.5~2.0g/kg,以奶类、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食物作为蛋白质的来源。牛奶中含酪蛋白及钙质较丰富,是结核病人较为理想的营养食品。热能供给量以维持病人正常体重为原则,可按每公斤体重40~50千卡供给,碳水化合物类主食可按食量满足供给,不必加以限制,但脂肪不宜多吃,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肥胖。维生素和无机盐对结核病康复促进作用很大。其中维生素A,有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的作用;维生素B和C可提高体内各代谢过程,增进食欲,健全肺和血管等组织功能;如有反复咯血的病人,还应增加铁质供应。提倡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杂粮。护理:1.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治愈。2.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消毒与隔离。①病人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②不随地吐痰,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或将痰吐在痰杯里加2%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一次。③病人所用食具应餐后煮沸消毒。④有条件者对室内空气每天消毒1~2次,将病人所用卧具、书籍每日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⑤密切接触病人者应作卡介苗接种。3.肺结核病人进展期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可进行一般活动,但需限制活动量,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可参与一定的劳务,不宜过度劳累,减少复发。4.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进展期病人往往十分虚弱,饮食上要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体质,增加其免疫系统功能。5.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②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③慎用镇咳药、镇静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保证呼吸道通畅。④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⑤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6.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其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联用和适量用药,治疗时间较长,一般为1~2年,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规定时间内有规律地用药,避免遗漏与中断。因此病人坚持按规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十分重要,家人应起协助和督促作用,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异烟肼易造成周围神经炎,可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预防;链霉素易产生听力和肾损害,应注意病人听力有无变化,定期复查肾功能;利福平会引起胃肠反应;乙胺丁醇会产生球后视神经炎。此外,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治疗期间应定时复诊复查肝功能,向医生详细汇报服药后的反应,以及时调整用药,提高治疗效果。7.肺结核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差,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呼吸道感染。8.老年人患肺结核后,症状常不如青壮年病例典型,发热不明显,中度以上发热者不及1/4,咯血者也只占1/4,而咳嗽、咯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厌食、瘦弱、浮肿等症状及体征出现者相对较多,容易误诊。近来老年人结核病所占比例日趋增多,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对原来患过结核病、家人或密切接触者中有患肺结核的老年人,出现低热、不明原因消瘦、咳嗽、乏力、气短等可疑症状时,应警惕肺结核,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正规、系统治疗,千万不可认为年老无需治疗,延误时机。
时常有人问,我腰痛,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
这是个什么病?怎么治?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
椎间盘就像一个……肉包子椎间盘是一个由纤维软骨组织组成的结构,外面是纤维环,里面是髓核,位于两个椎体中间。
不仅仅是腰椎有椎间盘,颈椎、胸椎都有椎间盘。
我经常和患者打比方,椎间盘就像是个扁扁的包子,纤维环就是包子皮,髓核就是包子馅。
由于年龄的增长或是外伤,纤维环可能会变形破损,里面的髓核就会突出。就像包子皮破了,里面的馅儿会漏出来。
区分膨出、突出、脱出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所以椎间盘就会长期受到来自重力的垂直压迫。
刚才我们讲到,椎间盘就像是个包子,如果包子仅仅是被压扁,皮还没有破,那么直径就会变大。
换成椎间盘,就是纤维环没有破,里面的髓核也没有漏出来,仅仅是椎间盘膨大而已。这种情况就是椎间盘膨出,膨大的膨。
如果继续压迫这个包子,包子皮破了,里面的馅漏出来一部分,也就是纤维环破了,里面的髓核漏出来了。这种情况就是椎间盘突出。
如果再继续被压下去,里面的馅儿就掉出来了,也就是纤维环破了之后里面的髓核都掉到外面来了。那这种情况就是最严重的椎间盘脱出了。
这些情况才算病经常有朋友腰痛,医院做了腰椎磁共振,提示某某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然后就拿着报告找到我说:医生,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了。
腰椎间盘突出,就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是的。其实多了一个「症」字,差别就很大了。
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椎间盘结构改变了,也就是做检查看到了椎间盘突出。
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椎间盘突出之后压迫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比如腿麻、感觉异常、脚趾无力等。
也就是说,有椎间盘突出的人可能不少,但突出的椎间盘不一定压迫到神经。
如果没压迫到神经,那你只能说是椎间盘突出而已,你的腰痛症状不一定是椎间盘引起的,可能仅仅是腰肌劳损而已。
但是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到了神经,引起了腿麻等一系列症状了,这才是椎间盘突出症。
光按摩可治不好哦~
要怎么治?有些已经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经常陷入一种无止境的焦虑中:
是做手术呢?还是选择保守治疗呢?
其实基本原则是这样的:
如果初次发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先选择保守治疗,
如果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也不见效,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使用抗炎镇痛药物等等。
过去,国内的专著、中文文献,甚至教科书,大多都主张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必须严格卧床休息。但是如果去看看英文文献,会发现结论并非如此。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卧床休息与保持活动对他们的影响几乎没有差异。而且国外很少有主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严格卧床的研究报道。
由此可见,注意休息是可以的,但并不是非要严格卧床才算休息。只要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没有严重到寸步难行的程度,大可不必人为限制其活动。
2.手术治疗
如果症状很严重,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那症状严不严重怎么判断?这个还是交给医生判断。
医生会判断你是否有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瘫的迹象,一旦发现,医生就会说:你这种情况一定要做手术了,不能再拖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听医生的,该做手术就得做。
预防腰痛的3个建议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不经意间伤了「腰」,建议大家注意下面这几点:
1.避免大幅度弯腰
拖地、扫地或用吸尘器时要当心,尽量保持身体直立。
从地上捡东西时,最好保持腰部以上身体直立的姿势先蹲下,而不要直接大幅度弯腰去捡。
从高处拿东西时,千万不要身体向后仰。
搬东西要当心
2.调整生活习惯
加强锻炼,强健肌肉,就能减少腰痛。
睡软硬适度的硬板床。
饭后不要长时间坐着看电视。
抱小孩时靠近自己的身体,离得太远会增加腰部负担。
3.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避免过度劳累,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活动一下。
保持正确姿势,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走路时多运用腹部肌肉,站立时不要双腿同时并齐长时间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