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胸膜腔有关知识

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

腔内呈负压,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压力为-0.8~-1.0kpa(-8~-10cmH2O),呼气时-0.3~-0.5kpa(-3~-5cmH2O)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4.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⑴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⑵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⑶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1.排除胸膜腔内积液2.排除胸膜腔内积气3.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4.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适应症

1.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30%者2.外伤性血、气胸3.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4.胸部手术(肺、食管、纵膈、心脏疾患以及部分胸壁疾患需手术者)术后引流5.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进肺复张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胸腔闭式引流管

水封瓶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

.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放位置

引流气体:锁骨中线第2肋间

引流液体: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

引流脓液:脓肿的最低点

上肺叶切除——2根:上---排气,下---排液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2.体位3.妥善固定4.保持引流通畅5.注意观察并记录6.拔管指征及拔管后观察7.脱管处理8.健康宣教

体位

术后常置病人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除,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妥善固定

将留有足够长度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

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

搬运病人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

搬运病人

床下活动

保持引流通畅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1次

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滑脱

观察记录

1.观察水柱波动范围

2.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3.每日更换水封瓶并做好标记

引流观察

开胸术后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变化为由深红色转为淡红色或血清样,以后逐渐趋于淡黄色。正常者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少于ml,24小时少于ml

若引流量每小时ml,持续3小时,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易凝固,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性状:若为胃内容物,提示有自发性食管破裂或食管-胃吻合口瘘;若为乳白色浑浊液体,提示为乳糜胸;若为脓性液体,则提示脓胸;淡黄色液体多为渗出液或漏出液;

全肺切除---常规夹闭胸管:根据情况可作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

常见异常水柱波动分析

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示水柱上的管腔有漏气,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道

打折、受压

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胸腔内负压建立

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

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腔大

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

拔管指征

1.普通胸部手术者,48-72h后引流液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者;对脓胸患者,如复查胸部X线CT提示脓腔已消除,胸引管引流脓液小于10ml/天2.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无漏气3.听诊呼吸音恢复4.病人无呼吸困难拔管后观察1.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2.仔细交接班3.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脱管处理1.水封瓶损坏或连接处脱落: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2.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以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健康宣教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放置管道意义及维护的相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