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可分为潜伏性结核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这种致病菌是一种慢速生长的细菌,属需氧菌,最适于在人体血液及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而且适宜浓度的CO2能刺激其生长。故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
1、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的肺结核忠者,其中痰涂阳肺结核的传染性更强。
2、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当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通过吸入带菌飞沫而感染,故飞沫传播是肺结核的最重要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婴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影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
三、结核病的预防1、控制传染源:及早确诊并到正规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结核病患者需注意:居室保持通风日晒;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餐具可煮沸消毒;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应将痰吐到纸上焚烧掉;有传染性的患者不要到公共场所去活动,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大声谈笑,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传染性强的排菌肺结核患者家属需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尤其是老人、儿童更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保护易感人群: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适量锻炼,增强体质。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
4、预防性化学治疗:主要用于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硅沉着病、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吸毒者、营养不良者、35岁以下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者等,可给于异烟肼或异烟肼和利福平口服。
四、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1、早期: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以利于早期杀菌,促使病变吸收和减少传染性。
2、联用:根据病情,多种抗结核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并防治耐药性的产生。
3、适量:给药剂量需根据病情及不同个体差异选择应用,以达到有效血浓度,又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效果。
4、规律:严格按照治疗方案用药,不可随意更改方案、随意间断用药及随意停药。
5、全程: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特用药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