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分内容为每日考点分享,再阅读之后可退回主界面回复“T”,则有与此内容相对应的真题可以做哦~~,若有任何建议请回复,谢谢~
气胸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根据气胸的性质,一般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三类。在胸部损伤中气胸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
(1)闭合性气胸
多并发于肋骨骨折,由于肋骨断端刺破肺,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气胸形成后,胸膜腔内积气压迫肺裂口使之闭合,不再继续漏气。
(2)开放性气胸
多并发于因刀刃、锐器、弹片或火器等导致的胸部穿透伤。胸膜腔通过胸壁伤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
(3)张力性气胸
主要原因是较大的肺泡破裂、较深较大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
2.发病机制
(1)闭合性气胸
空气通过胸壁或肺的伤道进入胸膜腔后,伤道立即闭合,气体不再进入胸膜腔,胸腔内负压被抵消,但胸膜腔内压仍低于大气压,使患侧肺部分萎陷、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2)开放性气胸
患侧胸膜腔与大气直接相通后负压消失,伤侧肺被压缩而萎陷致呼吸功能障碍;若双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可致纵隔向健侧移位,肺受压、扩张受限。吸气时,健侧负压增大,与患侧的压力差增加,纵隔进一步向健侧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腔内压力差减少,纵隔又移回患侧,导致其位置随呼吸而左右摆动,称为纵隔扑动),可影响静脉回心血流,造成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
(3)张力性气胸
又称为高压性气胸。胸壁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时从裂口进入胸腔,而呼气时活瓣关闭,气体只能人不能出,致使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胸腔内高压使患侧肺严重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并挤压健侧肺组织,影响腔静脉回流,导致严重的呼吸和循环障碍。
闭合性气胸——裂口闭合;开放性气胸——裂口与外界相通;张力性气胸——裂口与胸膜腔相通。
(二)临床表现(★★★)
1.闭合性气胸
(1)症状
胸闷、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其程度随胸膜腔积气量和肺萎陷程度而不同。肺萎陷在30%以下者为小量气胸,病人可无明显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肺萎陷在30%~50%者为中量气胸;肺萎陷在50%以上者为大量气胸。
(2)体征
可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
2.开放性气胸
(1)症状
表现为气促、明显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重者伴有休克症状。
(2)体征
可见患侧胸壁的伤道,呼吸时可闻及空气进出胸腔伤口的吸吮样音;胸部和颈部皮下可触及捻发音,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心脏向健侧移位。
3.张力性气胸
(1)症状
表现为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烦躁、意识障碍、大汗淋漓、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2)体征
气管明显向健侧偏移,颈静脉怒张,患侧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皮下气肿明显;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主要为胸部X线检查。
(1)闭合性气胸:
显示不同程度的肺萎陷和胸膜腔积气,有时可伴少量胸腔积液。
(2)开放性气胸:
显示患侧肺萎陷、胸腔大量积气,气管和心脏等纵隔内器官向健侧明显移位。
(3)张力性气胸:
显示胸腔严重积气、肺完全萎陷,气管和心脏向健侧偏移。
2.诊断性穿刺
胸腔穿刺既能明确有无气胸的存在,又能抽出气体减轻胸腆腔内压,缓解症状。张力性气胸者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外推针筒芯,抽气后减缓但很快又加剧,如此反复。
(四)治疗要点(★★★)
以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处理包括封闭胸壁开放性伤口,通过胸膜腔闭式引流排除胸腔内积气和防治感染。
1.胸膜腔闭式引流
(1)目的
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重建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
(2)适应证
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或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
(3)置管和置管位置
通常在手术室置管,紧急情况下可在急诊室或病人床旁进行。可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决定置管位置。
2.不同类型气胸的处理
(1)闭合性气胸
小量气胸者的积气一般可在1~2周内自行吸收,无需处理。中量或大量气胸者,可先行胸腔穿刺抽尽积气减轻肺萎陷,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积气,促使肺尽早膨胀。应用抗菌药防治感染。
(2)开放性气胸
紧急封闭伤口,使开放性气胸立即转变为闭合性气胸。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减压,暂时解除呼吸困难。清创、缝合胸壁伤口,并作胸膜腔闭式引流。对疑有胸腔内器官损伤或进行性出血者开胸探查,经手术止血、修复损伤或清除异物。吸氧,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
(3)张力性气胸
是可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症,需紧急抢救处理。危急者可在患侧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连线处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排气减压,并外接单向活瓣装置。行胸膜腔闭式引流。若胸腔引流管内持续不断溢出大量气体,呼吸困难未改善应手术探查并修补裂口。应用抗菌药防治感染。
封闭胸壁开放性伤口,胸膜腔闭式引流,防治感染。
(五)护理措施(★★★)
1.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1)现场急救
胸部损伤病人若出现危及生命的征象时,护士应协同医师施以急救。
(2)维持呼吸功能
1)对开放性气胸者,立即用敷料(最好是凡士林纱布)封闭胸壁伤口,使之成为闭合性气胸,阻止气体继续进入胸腔。
2)闭合性或张力性气胸:
积气量多者,应立即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
3)供氧:
及时给予气促、呼吸困难和发绀病人吸氧。
4)体位:
病情稳定者取半坐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
5)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密切观察呼吸机工作状态和各项参数,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参数。
(3)加强观察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有无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缺氧等症状;呼吸的频率、节律和幅度等;气管移位或皮下气肿有无改善。
2.减轻疼痛与不适
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正确咳痰。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3.预防肺部和胸腔感染
密切监测体温;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引流瓶,及时交换和保持胸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协助病人咳嗽咳痰;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对于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作好呼吸道护理。
4.作好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保持管道密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帮助病人取半坐卧位和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保持引流通畅,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密切观察长玻璃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有无波动是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
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维持呼吸功能,减轻疼痛,预防感染,胸膜腔闭式引流。
看完后请记得答题巩固额~~~~~
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