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年9月14日)
讲座现场(一)
秋季是疾病
特别是传染性疾病
的多发季节
为了防患于未然
给学生创造健康和谐
的生活学习环境
严防秋季传染病的流行
......
我校利用大课间时间
组织全校学生
开展关于
校园常见传染病的
预防知识讲座
↓↓↓
讲座现场
王晓娟医生讲解预防知识
(一)肺结核
01
定义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病灶主要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02
分类
分为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
03
易感人群
青少年、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免疫力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者,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检测。
04
传播途径
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当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说话和唱歌时,可把含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呼吸道散播至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则可引起感染;还有,引用带菌牛奶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妇经胎盘母婴传播、经皮肤伤口感染和上呼吸道直接接种传播,均罕见。
05
传播过程
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就可能发生感染,而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和毒力。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免疫系统可以将大部分结核杆菌消灭;如仍有少量结核菌未被消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患者不发病,为潜伏感染状态。
06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而潜伏感染者、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一般不具传染性。
07
症状
活动性肺结核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全身症状有盗汗、午后低热、疲乏、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女性还会有月经失调或闭经;潜伏感染者、非活动性肺结核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08
诊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确诊、穿刺物涂片检查、活组织病理学诊断)、支气管镜检查。
诱发原因
01
老年人、青少年、婴儿患结核风险增加02
免疫力低下,如化疗、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03
营养状况不佳04
居住在拥挤的地方,军营、监狱等05
与结核杆菌感染者密切接触06
卫生状况差07
滥用药物和酒精、吸烟08
慢性肺部疾病如何预防
01
提供预防结核病的教育02
避免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接触时使用面罩等呼吸防护装置03
肺结核高危人群或有密切接触史者,应行结合菌素皮肤试验,以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04
疫苗接种(卡介苗接种)和预防性化学治疗05
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06
不随地吐痰,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07
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佩戴口罩(二)疥疮
01
定义
是由于疥螨在皮肤表层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常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家庭或学校的集体宿舍。
02
症状
疥螨经常寄生在皮肤较薄且柔嫩的部位,如手指缝、手腕、肘窝、腋窝、腋下、乳房下、大腿内侧等,表现为丘疹、丘疱疹、水泡,尤其夜间瘙痒剧烈。
03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同睡床铺、握手、肢体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枕巾、毛巾)。
04
传播症状
以前接触过疥疮,可能会在接触疥螨几天后出现症状;如果没有接触过,可能会在6周内没有任何症状,但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会把疥螨传染给别人。
05
就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皮肤损害情况、接触史、皮肤丘疹、水泡进行初步诊断,建议皮肤镜、刮片找到疥螨或虫卵可确诊。
06
治疗
外用药物、口服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01
患者所换的衣物、被褥等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暴晒。0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柔软、透气的衣服。03
治疗期间应与外界隔离,同一家庭成员或同宿舍者,劝其接受检查和治疗。04
瘙痒严重者避免过度搔抓,以免继发细菌感染。05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性食物,如辣椒,不要吃鱼腥、海鲜类食物,避免饮浓茶、咖啡等。(三)肝炎
01
定义
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酒精、药物、化学物质、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
02
病毒性肝炎
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
03
其他分类
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
04
传播症状
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腹胀、尿黄、肝区压痛
END
共青团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委员会厚德、强体、笃学、精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