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五

打针太疼,吃药太苦,有没有别的治病方法啊?

李小男

有,有,有,不打针不吃药,医院中医科治病就是这么“任性”。

最近,医院中医科的药敷和艾灸治好了一位肺部感染的老爷爷。

啥玩应?药敷?艾灸?啥情况啊?

76岁的高爷爷主因间断喘息伴咳嗽20年、加重伴夜间喘憋不能平卧6天于年12月20日收入院,中医诊断:喘证-肺气虚损、痰饮伏肺证,患者有慢阻肺病史,此次肺感染并发双侧胸腔积液,21日拟计划给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后主任查房后,评估患者高龄,基础疾病较多,目前服用阿司匹林,出血风险较大,暂不给予胸腔积液穿刺,待停用后必要时请胸外科进行穿刺,指示给予中药化痰平喘方,中药逐水方外敷并艾灸治疗,促进胸水吸收,治疗1天,夜间喘憋消失,已能平卧,仅仅7天,患者胸水完全消失,无喘息、咳嗽及咳痰症状,无胸闷气短症状,于年1月5日出院。

药敷、艾灸到底是神马呀?

中药热敷:

中药热敷是采用药物适当加热处理,敷于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方法。它借助药物温热的力量,使药物由表到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络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消癥止痛,调畅气机,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适应证:痛经、盆腔炎、盆腔包块、风湿骨病等。

艾灸:

艾灸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温散寒气、活血行气、温通经络、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泻热等功效。艾灸不但具有治病功效,而且是日常养生保健常见的方法。疗效明确,操作简单。适应证:大病体虚,月经不调,风湿骨病,阳虚、寒性体质调理等。

医院中医科开展的项目有:穴位贴敷(胃肠帖、肺病帖、心病贴、妇科帖、骨病帖、助眠贴、增免贴、乳腺炎贴等)、中药外敷升白细胞(主治各种白细胞减低,尤其适合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低)、中药外用治肠病(适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尤适合于左半结肠型)、中药面膜治痤疮(主治各种痤疮、皮肤感染及损容性皮肤疾病等)、中药膏方(预防治疗疾病及调理身体等)、放血治疗、雷火灸、拔罐、中药灌肠、中频脉冲电治疗、穴位注射、埋针治疗、普通针刺等。各治疗项目可单独应用,可结合应用,广泛用于肿瘤、老年病、骨科、呼吸、消化、妇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收效甚佳。

中医科蔡春江主任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患者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与激励。年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而努力奋斗。

如果你不想打针、不想吃药,轻松治好病,那就来医院中医科试试吧!

修改/审核:王淑芳

文字来源:中医科

编辑:韩晓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