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前,接诊了一位胸腔积液,伴腹水、下肢水肿的病患,近日施与半剂经方,泄水攻积效果显著,有所心得分享与各位同道。
此前该病患平素畏寒少汗,1年前因感冒咳嗽,住院行点滴治疗后感冒咳嗽虽痊愈,但不久后出现气喘症状。拍片检查后发现肺部有积液。抽出积液后气喘好转,但3个月后又复发,再次检查又出现积液,然而各项检查均正常,病因不明。该患者是我同学父亲,偶然机会我同学想起不如用中医试试。
2个月前刻诊:男子,67岁,胸腔积液,右肺呼吸音减低,活动后气喘气促、左侧卧时胸部有明显不适感,伴轻微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稠痰;双下肢轻微水肿、腹部轻度水肿。既往史:服用冠心病西药1日3次。胆囊切除20年。
诊治思路:前期脉象以双关浮大见滑为主,治疗方剂主要以葶苈大枣泻肺汤、泽漆汤,合并射干麻黄汤加减为主。服药后胸腔积水、腹水、下肢水肿均有所减退,下肢紧绷疼痛感减轻,左侧卧时胸部不适感已消失。随后出现夜里排尿较困难,尿量减少,上午下肢水肿轻微但下午逐渐加重(尽管如此仍比治疗前减轻)的情况。前期治疗后,脉象出现转变:双尺略弦,右寸略软,代表经过治疗后上焦、中焦已较为通畅,水饮现集中在下焦。
中期治疗阶段,针对夜里排尿量少的症状,加入牛膝、大剂量的益母草。大剂量的益母草有利尿消肿的效果,该经验来自于一位老中医的经验。但用在此患者后,夜里排尿量有增加,但却出现畏寒加重、咳嗽、流大量清鼻涕、水肿反而加重等症状。思考后决定去掉益母草,因为盖患者平素畏寒而大剂量的益母草药性偏寒。考虑到该患者平素畏寒少汗,舌下络脉粗兼有冠心病,保留牛膝,加入强心阳、温肾阳、活血通络的药物。之后,患者畏寒、流清鼻涕、水肿又逐渐减轻。此阶段为本案例的败笔,虽然最后解决了排尿困难的症状,但中间走了弯路,通过此经验应该吸取教训:别人再好的经验、验方,还是必须加以辩证的取舍,不可套用,切记!
后期治疗阶段:在1个多月的治疗过程中,该患者的各种症状包括胸腔积液、腹水、下肢水肿,已改善减轻至一半左右,中药常规治疗已经很难取得进一步的疗效。我跟病患以及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后,医患双方都取得充分的相互信任,患者愿意尝试新方法,我对病患的身体状况也已有足够的了解认为可以使用新方法。
该方剂出自伤寒论,具体使用的药物,因为使用起来必须得有足够的经验、诊断精确,否则会出现医疗事故。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事故,我不再次公开方剂的内容,了解经方的同道,应该知道我用什么方剂,可以参考我的使用经验。不了解经方的同道,也不建议你去尝试了,因为这个方剂使用上有一定的风险,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尝试。
肥大枣10枚,其他三种药物各2克打粉。先把大枣煮烂,再加入药粉煮3-5分钟,除渣后把药汤3等分。
服用要求:服用前夜少少饮食,夜里9点后不可进食。天明5点左右服用1份。等候半小时观察,如果开始排大便或者小便,则停止后续服用;没有排则加服1份再观察半小时直到开始排则停止服用,最多连续服用3份。
我要求该患者早晨5点服用第1份,服用后半小时排大便1次但大便成形。7点左右我到患者家里守候时,刚排大便第二次有些稀。至7点半时没有继续排便,胃肠的灼热感开始减轻,患者状态还不错,我判断为服用的药量不够、药效快消退,要求患者再服半份(伤寒论以及其他医家的经验谈,都没有提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随后,7点50分,出现1次呕吐,吐出少量粘液。此后1个半小时内,连续排大便3次,都是非常稀的类似水一样大量排。整个过程中,除了胃肠、食道有轻微的灼热感,没有其他任何不适症状。10点左右,患者开始喝米汤,中午开始恢复正常饮食。当天傍晚、次日傍晚随访,原来每天傍晚下肢较明显水肿,这2日基本消退,只剩下非常轻微的程度,腹水减轻不少,喘仍有但进一步减轻,每次排尿的量加大,因为有明显好转,患者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好转。
后续先养护正气几日,可再次泻水。
总结:我是第一次有机会使用经方中的峻猛泻水方剂,深刻体会到经方在救治危重症疾病所起到的立竿见影的疗效,这种机会对于普通中医都是非常难得的,特别在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真中医越来越少的大环境之下,更是难得可贵。愿本案例的经验,能对中医同道有所启发,则甚幸。
我是分界线
小伙伴们好,先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