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7日,在发明人张继军教授的指导帮助下,医院东院区胸外科张康主任团队,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通过胸壁3-4cm小切口成功复位和固定了骨折的肋骨,解除了患者因疼痛所致限制性呼吸困难的症状。
这是济宁市首例腔镜微创肋骨手术,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在胸外伤诊疗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男性,45岁。工作中不慎被重物砸伤左胸部、背部、左头面部,伤后出现剧烈疼痛伴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被救起后急送至我院急诊,行颅脑、胸部、腹部CT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左侧液气胸”,急症收住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伤后术前情况)
经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对症监护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复查胸部CT示左侧胸壁损伤,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液气胸引流术后所见;左肺挫伤;右肺少许炎症。
(手术中)
胸外科张康主任医师组织科内讨论,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因左侧多发肋骨骨折胸痛明显,同时导致连枷胸,出现反常呼吸,呼吸困难;肋骨骨折导致肋间血管左肺破裂,引起胸腔内积血,出现血气胸,加重了呼吸困难;患者胸廓塌陷,肋骨骨折需要复位,否则肋骨畸形愈合,后期会影响到患者的肺功能,易发生肺部感染。
(手术中)
患者伤势复杂,传统开胸手术,伤口较长,一般需8-15cm的切口,多发骨折由于需固定的骨折较多,上下跨度达到5个肋间,需要离断斜方肌/背阔肌,游离竖脊肌,创伤非常大,患者术后有剧烈疼痛感,康复期较长。
(手术中)
如何让患者创口小些,恢复快些,经讨论张康主任决定尝试新的手术形式,行微创腔镜下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在尽量减少患者创伤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患者术后复查情况)
胸腔镜技术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各种术式日渐成熟,但胸腔镜下肋骨骨折修复是近两年新兴的技术手段,因骨折修复手术空间小,转向难度高,操作困难,对手术团队有着较高的要求。(患者术后复查情况)张康主任带领团队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这种可在低温下塑形、体温下恢复原状并且有着持久的加压力的内固定器械,顺利为患者进行了多处肋骨骨折的修复,并重建了患者胸廓,同时对患者的血气胸及肺部损伤也进行了处理。
(患者术后复查情况)
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术后病人情况良好。通过腔镜治疗,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感染机会减小,大大缩短了康复时间。
(患者术后伤口)
(患者术后伤口)
本次首例胸腔镜下的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开展,是胸外科张康主任团队坚持在新技术、新项目上的不断进取,为患者提供的国内外最新、最优、最佳治疗方法,回馈造福当地百姓,切实提高本地区胸外科医疗水平。(图左一:张康主任医师、左二:患者,右一:杨满琪医师、右二:张广敬副主任医师)
作者:张广敬
作者简介:张广敬: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在胸部疾病、食管疾病、纵隔及胸膜的恶性肿瘤、胸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食管癌的诊治以及胸外伤的手术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擅长食管癌、肺部肿瘤、纵隔肿瘤、脓胸等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中华医学会济宁胸外科暨微创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第一届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胸外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综合介入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痨协会山东结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