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食管裂孔疝发病率高达10%~50%

胸闷、反酸,胃竟然进了胸腔广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吴兆红

一年前,67岁的广州市民老王由于“胃炎”吃了好些药,效果却并不明显。后来他的症状加重,出现了胸闷、吞咽困难、进食后呕酸水的情况。在家人陪同下他再次就诊,被确诊为食管裂孔疝。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0%~50%。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的器官或组织(如胃等)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内的一种疾病。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块类似“天花板”的肌肉——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食管裂孔,连接膈肌下面的胃。然而,当人体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并且食管裂孔过大时,压力差就会把胃甚至其他腹腔的器官推入胸腔,这就是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原因是中老年人食管裂孔部位的肌肉萎缩或肌肉力量减弱,导致食管裂孔扩大而造成的。

食管裂孔疝常见症状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痛,或者吃一点就有很强的饱胀感,甚至有些患者早期没有症状,所以容易被误诊。

目前,胸片是筛查该病最简单常用的方法,但容易漏诊;如果高度怀疑为食管孔裂疝时,应首选CT检查。治疗方面,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运用,食管裂孔疝可通过胸腔镜或腹腔镜方法治愈,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预防食管裂孔疝,平时要减少脂肪摄入并减轻体重,以便减小腹腔压力。采用头高脚低的睡眠姿势有利于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

如果反复出现反酸、胸痛等症状,胃病久治不愈,建议到专科确诊,以免漏诊。

扫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