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从那对起,国际防痨和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所以,3月24日也是肺结核防治日。
结核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疾病,古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和我国马王堆里出土的老太太身上都能查到感染结核病的痕迹。在国外肖邦,契诃夫,卡夫卡,雪莱,济慈以及哈佛大学的的早期捐助者哈佛都是死于肺结核。在我国死于肺结核的名人也有鲁迅和林徽因。在文学著作里,也充满了对结核病的描述,例如鲁迅《药》中的华小栓,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结核病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痨病”,中医指积劳损削之病为痨。可以看出结核病是一种“穷人病”,欧洲的结核病是在工业革命后,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工厂工人大量集中,造成结核病传播,由于患者晚期身体重度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导致肤色苍白,所以结核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与中世纪鼠疫引起的黑色瘟疫正好对应,黑白无常的即视感),直到上世纪40年代链霉素发明之前,结核病都被视为绝症。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结核病定为乙类传染病。比它厉害的甲类传染病只有两种:鼠疫和霍乱。当年肆虐的SARS和现在全世界横行的AIDS都是和结核病一样的乙类传染病。
对于免疫力水平正常的患者来说,原发性肺结核大部分都可以自愈,这个时候的患者仅有少部分存在咳嗽,轻度发热,气急,盗汗等表现,自愈后大部分结核杆菌被消灭,少部分变成休眠状态,藏在原发灶里,毫无存在感。但是,当结核杆菌再次进入我们体内时,效果就和第一次远远不一样了。由于第一次的入侵让我们产生了抗体,当第二次再入侵时,我们的抗体会针对结核杆菌的感染部位发动猛烈的攻击,导致局部出现严重的水肿渗出,坏死,包裹机化,但由于结核杆菌在这种攻击下也会很快被消灭或限制,所以病变多局限,不易扩散。这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肺结核,根据患者免疫力情况及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强弱,又分为渗出型,增生型和坏死型三种类型。主要包括局灶性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结核杆菌学名叫做结核分枝杆菌,它和我们常见的引起人体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痢疾,尿路感染的细菌不同。它不能运动,既不能产生内毒素也不能产生外毒素,连侵袭性酶都不产生,它具有多形性,抗酸性(这点很重要),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等特点。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其次还有消化道传播
肺结核早期症状
肺结核病人早期表现为周身不适、倦怠、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容易疲劳,在疾病活动期间或者病变恶化期,表现尤为明显。如果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而没有特殊原因者,可能为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应该引起重视。
食欲不振
肺结核早期,病人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渐渐发展为食欲下降、消瘦、体重减轻。
咳嗽
咳嗽是肺结核的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由于肺部病症的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支气管粘膜末梢神经引起的反射性咳嗽。易反复出现,较长时间不见转好,如果病情进展,肺部空洞形成且合并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时,可有剧烈咳嗽或痉挛性咳嗽。
临床上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手段。
01
诊断
结核病的诊断除了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疑诊外,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三种手段。病原学诊断就是从患者的痰或者其他体液中找到结核菌。这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菌都找出来了,你还能说不是?)临床上常用方法是痰涂片,痰集菌和痰培养。但是直接涂片和集菌后涂片的检出率均不是很高,由于结核杆菌生长速度慢,且对培养基要求高,医院是不能做结核菌培养的。这也就意味着在病原学诊断这条路上,医院的诊断能力很有限。再来看影像学诊断,对于结核病来说,影像学诊断主要在于肺CT和胸部X线这两点。对于医院的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通过片子诊断结核是一件非常考验能力和经验的事。即使是水平高超,经验丰富的优秀医生,也不敢保证能通过影像学结果准确的区分肺结核、肺炎、肺部肿瘤等疾病。因此在医院要想做到结核病早诊断,早发现,关键在于影像学结果是否典型,要是真遇到极度不典型的情况,诊断很容易陷入绝境。最后,说一说免疫学诊断,最近几年新上市的γ-干扰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TB-SPOT)是一种可以替代PPD的更准确的诊断结核病的检查方法,除此之外,结核病抗体检查,PCR等方法也一直应用于临床,但这些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在诊断中的意义不如影像学大,因此免疫学诊断一直处于辅助诊断地位。
02
治疗
在我国结核病一旦医院进行诊治的,诊治明确的结核病患者可以到所在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所登记并接受免费的抗结核治疗(注意,只有抗结核的治疗是免费的,其他治疗是要花钱的)。结核病治疗药物主要副作用是肝毒性,所以在治疗时多少都需要进行保肝,护肝治疗。对于患者的隔离主要根据痰中有无结核菌决定。现在只有严重的肺外结核和痰排菌阳性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其他患者均主张居家治疗,并不需要分餐,主要是要按照消毒标准处理患者的痰。除了药物治疗外,消除结核病易感因素在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50-80年代,由于物质条件匮乏,我国因营养不良而患结核病的患者较多,当时各种物资均凭本供应,那时凭着医生开的结核病诊断证明,可以每个月多领一些黄豆,用来加强营养,促进康复。现在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导致结核病人数量增加,对于这类病人在治疗结核病的同时要加强血糖的控制,改善患者免疫力水平。
最后,肺结核在以前医学不发达的时候是绝症,现在并不是,合理就医,加强管理,结核病是可以控制的。不需要恐慌。但也不能忽视。肺结核防治,需要引起重视。
-END-
文稿
刘家亮
编辑
余海涛
图片与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年3月24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