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野李燕妮杨云娇张伟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胸腔穿刺放液与一次性留置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方法以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61例为患者应用一次性留置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60例为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功,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10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4~14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结论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且引流更为彻底,减少因胸水大量粘连需行手术治疗几率,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国是结核高发国家,目前全年龄组结核菌感染率为44.5%,全国约5.5亿人受到结核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率高于全球感染率为1/3的水平。每年至少有万例新病人发生,其中传染性病人超过65万例[1]。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较为常见,有报道我国每年新发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约10多万例[2]。传统的常规疗法常遇到胸膜反应、胸膜粘连、胸液包裹等并发症,且反复穿刺病人痛苦大,费用高、耐受性差。使用一次性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新方法啊。我科自年1月~年1月共收治胸腔积液患者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一次性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常规胸腔穿刺放液。一次性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选择我院年~年,新发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伴中量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例其中男54例,女67例;年龄18~72岁;大量结业50例,中等积液70例;均无严重的合并症。随机分A、B组,A组61例(男,29例;女32例;平均年龄43.3±17.8),B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5.6±14.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组病例均胸片及超声检查定位诊断为中、大量积液。

二、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应用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穿刺包(主要导管与内芯组成,导管为直型,内芯为实心,导管采用医用级的聚氨酯(PU)材料制造,内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管腔10Fr(1Fr=0.33min)、5ml注射器、洞巾、纱布及手套等。另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本法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纤支镜和痰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的病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定性诊断的良好手段。

目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大多采用常规剂量扫描,其扫描照射剂量是普通胸片的10~倍,同时穿刺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重复扫描多次,因此必然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接受大量辐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认为,接受X线照射剂量每增加ImSvj将增加5/10万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在发达国家CT被认为是造成医源性辐射最主要的原因,限制了CT的广泛应用[4]。因此降低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变得尤为重要。年Naidich等首次提出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概念,即在保证图象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将放射剂量最小化,由于肺组织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和较低的X线吸收率,降低X线剂量的CT扫描对于肺部检查的可行性母庸置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胸部低剂量CT扫描做了一些研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5]。目前,国内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引导肺穿刺活检的文献罕见。本研究探讨了低剂量螺旋CT用于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在低剂量CT的应用于研究中,管电流降低多在10~80mAs。本组资料表明,30mAs时大部分病人可得到满意的影像,尽管图像噪声有所增大,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均能引导正常穿刺,特别是肺中下叶病变,由于受肩胛骨影响小,图像噪声并不大,可以较好的显示病变,穿刺针尖在位情况显示清楚,穿刺后能清晰显示气胸和血胸等并发症。对治疗诊断无影响。本组35例,穿刺成功率%,穿刺诊断阳性率为94.7%,与常规剂量CT引导肺穿刺文献报道阳性结果基本一致[6]。而辐射剂量则大为降低。因此,我们认为30mAs低剂量经皮穿刺即遵循了防辐射防护的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图像质量又能满足肺穿刺病人诊断治疗要求。在降低病人辐射损伤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延长X线球管的使用寿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俊,陈庆,许文澜,等.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2):88-90.

[2]GuptaS,KrishnamurthyS,BroemelingLD,etal.Small(≤2cm)subpleuralpulmonarylesion;short-veruslong-needle-pathCTguidedbiopsy-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