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

麻黄功能作用口诀:

辛温微苦宣散猛风寒感冒均为主风热感冒可少佐

凉药少加防冰滞寒性咳喘风湿痹遇寒加重皆可入

宫寒痛经兼肠寒阴寒水肿小便阻升阳提气止遗尿

少量强心多耗心西医炎症分寒热寒炎为主热相辅

体表皮肤诸烂疮阳疮莫超清热药眼疾寒热君臣调

头昏浑沉脑部疾芪附辛葛麻黄加阳不化气肿瘤益

血压气机双向调麻黄诸用难尽数融会贯通需反三

耗气拔阳能伤阴若配芪参附地麦禁忌虽禁亦无禁

十六麻黄在癌症肿瘤增生方面的应用

《神农本草经》谓麻黄还能“破癥坚积聚”。

麻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徐昌权医案》

乳腺小叶增生病案2----谢丽*.女.29岁.就诊时间:.06.27主诉:双乳房胀痛半年余.现病史:双乳房胀痛,夜间睡觉,翻身,卧起时加重而影响睡眠,白天减轻.衣服摸擦亦加重而害怕穿衣.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已服著名妇科主任医师王*中药半年余.且病情逐渐加重.因患者害怕乳医院求救.花去医药费一万多元.且分毫无效.

本次就诊时来我诊所求购甲珠粉而问起病情.毛遂自荐为其诊疗.查: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口中和.微恶寒.无汗.余(-).因思乳房属阳明经.乳头属肝.次病当属太阳阳明合病.给葛根汤:葛根60g桂枝30g白芍30g麻黄30g大枣12个甘草15g生姜50g木瓜30g全虫5个蜈蚣1条.患者当晚服第一煎.遵医嘱盖被取汗.汗出湿透衣被.乳痛已减去十分之七.唯一夜不能入眠,第二天感全身无力,嘱多饮糖盐水。患者一剂药连服四天,直至淡而无味,仍然不愿丢弃。心情从未如此高兴过!

二诊.:患者要求再服原方一剂.以巩固疗效。

麻黄是东汉张仲景治疗外感风寒的妙药,也是桂林吴氏中医治疗肺癌晚期、促进肺癌自愈的特效中药。

麻黄促进肺癌晚期自愈用药功效说明:1、麻黄辛温,辛入肺,温除寒,一切癌症均与寒邪内结有关,辛温可增强能量,化解寒邪;2、麻黄治疗肺癌并非“攻伐性”治疗,而是促进自愈,麻黄开凑理、发肌肤,使邪从皮毛汗孔而出,让病邪有出路;3、麻黄具有宣肺平喘,可保护肺功能,改善晚期肺癌病人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4、麻黄具有利水消肿的功能,对肺癌胸水、心包积液等有较好的疗效;5、麻黄具有止痛的功效,对肺癌晚期胸腔积液、胸痛有较好的疗效;6、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肺癌晚期引起的呼吸衰竭。

中药麻黄促进肺癌晚期自愈应用注意事项

世间无神药,关键靠医生怎么去使用,运用得当全是良药,运用不得当全是毒药。西药如此,中药如此,麻黄亦是如此。典载: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癌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慎用,麻黄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麻黄具有升高血压功能,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遇到这些情况,又需要用麻黄,怎么办呢?桂林吴氏老中医:别怕!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合理,没问题的。自汗盗汗者用麻黄根,或者与北五味子相配,肾不纳气者加附子、人参,失眠者加养血安神片,高血压者适当配以用降压药就行了。

配伍(相互搭配)一、麻黄配杏仁:麻黄配杏仁能宣肺气,平喘,用于肺癌晚期咳嗽气喘。麻黄宣发、杏仁苦降,一宣一降,调理气机。杏仁既能助麻黄止咳平喘,又可助麻黄逐邪,还能防麻黄宣发太过,真是麻黄用于治疗肺癌的左膀右臂。麻黄性刚强、杏仁性柔润,刚柔相济,互得益彰。

医案(应用举例):李广荣,女,年5月出生,江西万安县人,年1月咳嗽一个月,因为每年都会慢性咽喉炎发作,遂自我治疗,红枣猪肺汤,冰糖梨子贝母,通宣理肺丸,阿莫西林等不但未见效反而日益严重,1月28日做了CT检查,结果是右肺门部肿块,右侧少量胸水,下午就赶往江西省会南昌,住院江西省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2月3日出来病理结果,低分化癌,考虑小细胞肺癌。因有熟人介绍去了河北廊坊一个藏医处,开始吃藏医的中药,并于2月15日做了第一期化疗,化疗效果很好,肿块消散很多,同时吃中药,脸色和身体也渐渐好转,期间一直坚持做艾灸辅助治疗,主要艾灸:膏肓,肺腧,长强,关元,足三里,三阴焦,涌泉等,感觉好些,胃口也渐渐好转,就是咳嗽还是控制不住,老是说喉咙痒,于是去五官科做了喉镜,未见炎症改变,化验白细胞也没有增高。感觉我爱人身体渐好,于是4月1-8号带她去了海南旅游,希望她更加快乐,也有利于身体更好恢复,但事与愿违,海南回来后,感觉身体明显不适,右边疼痛不止,咳嗽加剧,于是又做了CT扫描,发现肿块增大,已致了4.3x4.7cm,右侧胸水增多,不得已又做了第二期化疗,化疗效果依然很好,肿块缩小明显,胸水基本吸收,咳嗽也明显好转,但好景不长。6月份开始身体状况明显变差,一个人更加消瘦,皮包骨头,胃口不好,呃逆,反胃,脱肛等。后来在吃藏医的药,也不见好转,最后又吃了一个多月瑶医的药,也没有好转,左肺肿瘤大小7.2x6.8cm,而且两肺已广泛转移。9月26日找到我们桂林吴氏中医世家,吴氏老中医诊治:患者咳嗽、痰多,胸闷气闭,喘气不止,胸痛,进食少,全身无力,身体虚弱,无汗,舌淡苔白,脉细滑,病人已不能下床,靠吸氧维持生命,吴氏老中医给她开出肺癌晚期治疗经一疗程处方:炙麻黄12克,杏仁12克,重楼花粉20克,土茯苓30克,菝葜30克,天丁15克,黄芪60克,太子参30克,姜半夏10克,苏子15克,每天1剂水煎服,同时用扶正固本方和蚂蚁拔毒膏配合治疗,病人用药一周咳嗽减轻、胸闷气喘好转,一个疗程后体力增加,咳痰减少,共治疗四个疗程,病人能正常进食,能出门散步,于11月29日CT复查肺部肿瘤已缩小到4.2x4.3cm,两肺小的转移肿瘤已基本消失(转化成健康细胞),继续坚持巩固治疗六个月后肿瘤消失,身体得以完全自愈。

二、麻黄配细辛:《麻黄配细辛治疗肺癌胸水》麻黄配细辛:细辛辛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麻黄配细辛能散寒、止痛、化饮、温肺,治疗恶性胸水。(1)麻黄和细辛都具有温经止痛之力,两药相配相须为用,共凑和谐止痛之功。对于各种癌症晚期的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如肺癌胸痛、肺癌骨转移疼痛、肺癌脑转移头痛。(2)细辛入肺温化水饮,有较强的驱逐肺络顽痰伏饮之功,麻黄辛温入肺,利水消肿,可协助细辛温化,麻黄配细辛是治疗晚期肺癌胸水较好的组合。

医案(应用举例):麻黄配细辛治疗晚期肺癌胸水、心包积液案例:河南肺癌刘清辉,女,46岁,05年3月份开始咳嗽,发热温度38.5在当地治疗,时好时歹,后于8月30号开始出现气喘,活动加重,于09.06到妇幼保建院做了CT发现左肺实变,右肺结核可能性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09.08医院行气管镜,左主支气管上段粘膜粗糙,糜烂,增生。可见坏死物附着,管腔狭窄,下断完全阻塞;气管镜刷片见有异型的腺样上皮细胞,符合腺癌,诊断为肺腺癌。咳嗽有泡末状白谈。一日三餐正常。后医院,输了几天消炎水,因不同意化疗,主治医师让出院。后在南阳中医刘老名医处开了十付中药,只喝了5付,后喝不下去喝了就吐,然后是经朋友找到北京肺癌名医孙大夫,提义先行建胃提胃气。吃了5付现在吃了就吐,后在网上买了仙蟾片、人参皂苷RH2,没有效果,呼吸困难加重,10.15医院CT检查胸腔大量积液,无法看到肿瘤,病人走路就喘,要人搀扶,胃部疼吃药就吐,打隔咳嗽小腹两侧疼。口唇发黑。双眼无神全身无力,咳嗽就呕吐。带泡沫状白谈。双腿有轻微肿。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桂林吴氏中医世家,诊见:病人面色青瘀、舌淡有齿印,苔白,唇暗,无汗,脉滑,诊断为伏饮型晚期肺癌胸水、心包积液,吴氏老中医用荞麦青龙汤治疗,中药内服药方:金荞麦60克,炙麻黄15克,细辛3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姜半夏12克,山慈菇15克,紫苏子15克,喜树果6克,甘草10克,并用五子二皮消水方外敷胸背部,同时加服化结消瘕方,三剂咳喘减轻,七剂不再恶心呕吐,一个疗程后病情好转,不需要人搀扶,不过,动则汗出,第二疗程加人参、炒白术、重楼花粉、黄芪,一个月(两个疗程)后复查,心包积液消失,只见少量胸水,身体已有恢复,不过仍然出汗较多,第三疗程去喜树果,桂枝,加麻黄根、浮小麦、北五味子,并加大黄芪和重楼花粉的用量,自汗止,身体逐渐恢复,麻黄和细辛减量,继续巩固治疗八个月,CT复查肿瘤消失,由于病人家庭经济原因,后再未吃过任何药,通过自愈而康复。

麻黄配细辛不但治疗肺腺癌晚期心包积液、胸腔积水好,而且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也比较理想。

解表药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异同及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异同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二)麻黄与桂枝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异同:共同点:均可用于泡脚、药浴、雾化吸入、外敷,引药从外而入。不同点:麻黄内服时主用于肺癌咳喘、胸腔积液、肺大泡。桂枝内服时主用于肝癌腹水、胃癌腹水、胆囊癌、胰腺癌等一切恶性肿瘤之腹水,肺癌骨转移疼痛(辨证属于寒凝疼痛者)。

十七麻黄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

在临床中不用管西医叫高血压还是低血压,只要具备郑钦安提及的阴证依据:1.少神或无神。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踡卧恶寒,两足常冷。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5.语声低弱。6.唇色青淡或青黑。7.痛喜揉按。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13.脉微或浮大而空。麻黄配上附子,细辛,生黄芪,党参,皆可以应用,符合中医的“异病同治”原则。

麻黄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徐昌权医案》高血压,水肿病案1周**.女.45岁.住广通铁路小区..就诊时间.01.10西医诊断:神经性水种10年,高血压2年.该患者10年前因双膝以下水肿曾经就诊于余.医院治疗.据患者述这10余年来医院..中西医治疗无一疗效.病情逐渐加重.,并又伴发高血压.刻下症:长期如感冒状,头痛,怕冷,全身肿胀困重,无汗,小便极少.腰部皮肤瘙痒.经常腹泻.,每大便时阴道会流出白色涕状分泌外物.失眠.已闭经3年余,查:血压/,已试服各种降压药,但均不理想。舌淡苔白厚.脉沉细..一诊因思无小便,给五苓散一付.小便突然增多.肿胀减轻明显.效不更方.十剂.打粉服.因回老家过春节..节后患者述病情无分毫好转.苦思一夜.此乃麻黄汤证呼???但因其有高血压。麻黄当是禁药!只有冒险一试,并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嘱其及时告知服药后的反应,并随时观察其高血压,随即处方:附片30g麻黄15g杏仁15g桂枝20g甘草15g.服一剂.患者无明显不适,亦无明显好转.守方逐渐加大剂量.麻黄15-30-50-70-90克.麻黄加至50克时仅头部有汗.至90克时乃全身汗出一夜,小便亦多.感觉全身轻松.腰腿已变细,体重减轻。血压亦降.后以玉屏风桂枝汤收工(附片50g黄芪60g白术30g防风20g桂枝30g白芍30g大枣12g个炙甘草15g生姜50g)。已停服降压药,血压一直正常。

经期高血压头痛的治疗:王彩霞:观察65例,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2g,附子9g,细辛6g,川芎10g,葛根12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ml,早晚2次分服。服用三天为一疗程。对照组65例,复方降压片2片,口服,每日三次。结果对高血压症状的临床疗效,显效率观察组为69.23%,对照组55.38%,有特别显著差异(P0.01)。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可用于具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经期高血压头痛的治疗。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低血压症20例;李云芳

:正1一般资料20例低血压证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20岁。血压均低于12/8KPa且排除器质性疾病者。临床症状:除血压低外,常有头昏心悸,胸闷少气,手足厥寒,神疲乏力,舌质紫黯,苔常淡白而水滑,脉细欲绝或沉迟、细弱。2药物及服法麻黄、附子、细辛各10g,党参20g,桂枝30g,炙甘草10g。每日1剂,10日为一疗程。

十八麻黄对慢性溃疡,颈淋巴结结核,糖尿病皮肤溃烂和慢性骨髓炎有很好的疗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史明学

:正李某,男,35岁。左颈侧患瘰疬久溃不愈,于年3月18日诊。患者形体清瘦,营养欠佳,面色青黄,背部常有恶寒感,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体微胖而嫩,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按之患处有棱状块物,根脚较深,硬度中等。溃口在疮前下方,时有清涕样脓液流出。辨证施治:脉证合参,证属外科阴症范畴,治宜温通血脉,破阴回阳,佐以祛痰利气,散结消肿之品,乃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如下:

阳和汤

熟地黄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炒,研)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1.5克

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中成药研究》(11):41,据对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但方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阴疽、脱疽、鹤膝风、石疽、贴骨疽等漫肿无头,平塌白陷,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者。现用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

麻黄用药禁忌:

麻黄发汗力较强,故气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实热病证,均应慎用,少用或不可单用麻黄。麻黄辛温能够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均应慎用,少用或不可单用麻黄。

欲从内往外透风,寒,湿之邪,欲疏通经络,欲升阳提气最好用生麻黄,如果体虚之咳喘则用炙麻黄。

破禁:如果表虚自汗同时有外感风寒者,可以在大剂量的生黄芪炒白术中少加麻黄,阴虚者加熟地,炒白芍,肾不纳气者配蒸附子,生龙骨,生牡蛎,实热病证配以大量的清热泻火药,皆可酌加麻黄。

麻黄禁忌详解:

麻黄味辛能散故而耗气拔阳,性温助热燥阴。

故而:1气虚之体或原本气不虚但得病之后,或极度劳累之后,单服或服以麻黄为主的方剂必更加耗气而危。气虚证: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器组织的机能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形成气虚证的原因,主要有:久病、重病、劳累过度等,使元气耗伤太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元气生成匮乏;年老体弱,脏腑机能减退而元气自衰。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气虚而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则头晕目眩,舌淡嫩;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为自汗;"劳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则诸症加重;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治法:益气补虚,大补元气,常用药: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

2阳虚之体或原本阳不虚但得病之后,或极度劳累之后,单服或服以麻黄为主的方剂必更加拔少阴之阳(包括心阳和肾阳)而亡。心肾阳虚:临床表现:心悸,虚汗淋漓,心胸憋闷疼痛(此处心胸非实,阳气不充不温养所致),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治法:益气温阳。方剂:保元汤加味。常用中药:蒸附子、桂枝、党参、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

3麻黄性温故而实热证不可单用或重用超过寒凉药,否则必加重病情。实热证: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证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等。治宜清热泻火,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小陷胸汤、防风通圣散等方。

4麻黄性温故而燥阴,味辛故而伤阴,阴虚之证不可以单用或重用超过滋阴补血,否则是“医之误”亦。阴虚证:阴虚证是阴虚火旺的血症,常见为咳血,尿血等,临床常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常用中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玄参、生甘草、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

现举一例,久病气虚阳弱而反而重用麻黄不益气补阳而亡的中医前辈案例,引以为鉴:

宋道援老先生运用大青龙汤—失案析。

年春假,随族人同居由沪至屏风山。有雷某之子,年20岁,患病甚重。其父代诉:“初因劳作往返,抵家热甚,遂用井水淋浴,拂晓即发寒热。年事方壮,不以为意,二天犹不退,虽经治仍日甚一日。”是时,其妻携扶出室,为之易衣,但病人云冷甚,坚拒去被,语声高亢,欲饮冷茶。又见患者虽委顿,但面色缘缘正赤,目光

炯炯有神,唇局燥焦破裂,上有血迹。问:“衄乎?”其妻答:“齿鼻均有血,前天才开始,量并不多。”试令张口,腥热之气喷人,服间亦有血迹,舌质色红,苔灰白干燥。脉浮数,一息六至以上。按其胸腹,皮肤干燥,抚之热如炙,腹柔软。遍寻无痛处,脾可触及。小搜赤热。六天来大便共两次,色黄不黑。腹诊之顷,时时路缩,口亦为凛。问:“曾出过汗否?”曰:“病至今日,从未出汗,故乘热给药,希能出些汗

把热退去,但吃药后只觉烦热难过,汗则丝毫没有。”余始以为大青龙汤证。然患者有衄之一症,是否血热?继思之:舌质不绝,神识不昏,末见斑疹,加以大渴喜冷饮,显然邪尚在气而末入血。既末入血,则致助之由,仍系《伤寒论》所谓“剧者必顺”者“阳气重。”乃书案云:热为寒困,欲透末由,愈郁愈炽,阳气重故助。大渴引饮喜冷,神清舌不绛,未涉营血分,犹可辛温透汗。盖表之严寒不解,里之炽热不除也,然气热已经弥漫,焦头烂额堪虞,势非略参辛凉不可。大青龙场主之:麻黄六钱,桂枝二钱,生石膏八钱,杏仁五钱,甘草二钱。一剂。

书毕,觉病情虽延一周,但正年壮,病机与方药无间,其效可必。乃嘱其父曰:“服后能得汗,则热亦可随之而退。”此时舟人催行,遂匆匆告别。不日束装返沪,亦未及过问其后果。

抵校,将所录脉案就教于陆师渊雷,讵料陆师阅后谓:“病因大青龙汤证,但所用者,究系何方?从药量比例,或可云仿之大青龙,但所列药物则非,称之为麻杏甘石加桂枝,亦可称之为麻黄汤加石膏,诚非驴非马汤。”余谓;“姜枣在本方非属必要,故舍而未用。”师对此语,大不为然,曰:“仲景方不特药量之比严谨之至,即一药之取舍,效若天渊,《伤寒论》中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当时虽唯唯,然内心实不折服。遂又质之章师次公,并告以己意。章先生云:“陆君之言诚然!余所欲知者,乃药后以何方继?”对曰:“末也。”章师曰:“对如此重病,投如此峻剂,而不预谋善后,安危难料,非万全策。”陡闻此教顿觉冷水灌顶,虽欲亟知其果而不能。

暑假再返,遂惜造雷家。其父云:“服药一煎,不久即出汗很多,怕冷怕热,口渴难过,病好了一大半,深夜服二煎,但汗不如白天之多,不过热未退清。家人以药虽贱却验,又赎一剂。服后,汗较昨天更多,且一直不止,热虽迟清,但怕冷更甚,继而四肢亦冷,浑身如冰,四肢抽筋,依次神识昏迷,话也不能说,如此一昼夜,延至深夜而亡。”含泪烯嘘,惨不忍闻,余虽心为之碎,实无言可慰。

想此病之方,蒙章陆两师鉴定,再征以第一煎服后的表现,大青龙本系的对之方,可予肯定。但方证的对,而仍不免于死,非方药所杀,实用方者杀之也:病重如斯,方峻如斯,安危难料而余末亲自观察,一书了之。麻黄能使人汗,多汗亡阳,今量达六钱,,并伴桂枝,能不防其大汗乎?况《伤寒论》扬后服法下,明明有“若复服汗出亡阳”之戒。而余视此文若不见,未预告汗后再服之害,致使汗后一服再服,大汗亡阳而毙。况本方即不再服,药重如此,也大有亡阳可”能,故当预告服后诸情及抢救方药。当时若预拟四逆辈授之,以备不虞,则即肢冷脉绝也或可有救。而余计不出此,铸成大错,实由我之蒙昧所致矣。

(周忠海每每读此案时,一方面对宋老前辈的实事求是,不遮自失的真学者风度感到钦佩,更为宋老前辈防止中医后学重蹈覆辙的良苦用心深受感动,故而我等切莫辜负宋老前辈的“身教”之恩以及一条生命换来的经验,麻黄的禁忌证一定要切切实实掌握,绝对不允许人间再出现如此悲剧。)

麻黄用量:3------30克体弱气虚之人,少阴心肾阳虚者或阴虚血者,需少用或配温阳益气滋阴补血之药,人参,党参,制附子,生黄芪,炒白芍,地黄,怀山药,山萸肉之品。实热病症,麻黄在配方中的用药比例不可以大过寒凉药,否则会“火上浇油,助纣为虐”。

麻黄应用莫走两端:一是不敢用,,面对,元气不虚,心肾阳不弱,同时适合麻黄的适应症,而缩手缩脚不敢用之,或者用药达不到量,无异于“杯水车薪”“望洋兴叹”眼睁睁看着,病痛难除,此乃“图安而败”亦。

一是胆大又无知的孟浪之辈:不查患者之体原本就气虚阳亏或久病危病急病造成患者已经呈现“气欲脱,阳已浮”的状态,此时反而单用或者重用麻黄超过益气温阳药,结果极易造成患者“气散阳脱”而危亡,此乃医之罪也,无异于“持刀杀人”,学医者,敢不慎乎!?

1.兴奋中枢神经,对大脑、中脑、延脑、呼吸中枢、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作用,故内服后有如下表现: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④麻黄碱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或痉挛的作用。

2.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人处在高温时用麻黄碱50-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局部不引起特殊汗腺分泌,因此发汗作用恐系中枢性。

3.抗过敏: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可治疗鼻炎。4.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5.试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奶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6.麻黄油乳剂有镇静作用,能引起肌肉瘫痪现象,对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

7.麻黄定碱能降低血压,增加豚鼠离体子宫及离体兔肠的收缩。

8.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9.麻黄节含生物碱甚低,有止汗功效,故麻黄去节,发汗力强,不去节发汗力稍弱。

下期后续:桂枝1

经方传承人----周忠海诊疗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从事皮肤病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