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被不少人视为保持健康的灵丹妙药,尤其最近天气转凉,秋天的脚步渐渐近了,补水又被许多人提上了议程。但你是否知道,有几种人不仅不能多喝水,还要尽量少喝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营养不良的人不能多喝水
为了维持血液保留在血管内部,人体内有一个名叫“渗透压”的压力,反映着血液中盐分和白蛋白的关系。如果白蛋白太少,水分锁不住,就会通过血管壁渗透到组织间液,人看上去就“肿了”。而如果体内的盐分太少,这些水分也会跑到组织间液里去。所以,如果某个人平时摄入很少,不吃饭又不吃蛋白质,体内的盐分和蛋白量少,这时候就算喝再多的水,也不会从血管里渗出去,结果就是人看起来“越喝越肿”。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水中毒。
是的,喝水喝得太多会中毒!当体内的水含量远大于体内的钠含量,血液当中出现低钠血症的时候,就是水中毒。最严重的后果,水就没法锁在血管里,渗出到脑组织里面去,就可能引起脑水肿!严重的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摄入营养不足的病人是不能多喝水的。
另外,例如肝硬化的人,他们的白蛋白生成减少,本来就容易生腹水,再多喝水的话,就容易留在腹腔里面变成腹水,无法留在血管里面。因此,肝硬化患者也不适宜多喝水。
已经有水肿的人是不能多喝水
水肿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种水肿,都要少喝水。
有的水肿患者家属认为:“你看他就是不喝水,所以小便出不来,他就水肿的。”
但是喝水了小便就一定能出得来吗?非也!我们人体有一个叫水利尿的生理功能,就是喝多了水在正常的状态下小便就会增多。但是记住,这个功能就是维持平衡,水喝多少进去,小便拉多少出来。如果患者已经肿了,就说明他需要的是喝进去的水量要小于拉出来的水量,这样才能通过“出多入少”的模式把水肿消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要用通过多喝水来小便的方法,那患者的水肿永远消不掉。
心脏病患者不能多喝水
心脏病很多种,这里指的主要是心力衰竭的患者。
人体的循环系统,有一个泵,那就是心脏。它要把有氧分的血液泵向全身,从而形成血循环。如果这个泵的功率下降了,泵就打不动了,那等着它来打的那些血液就会瘀滞下来。
假设一条河的中间有个泵,泵的左边是下游,右边是上游。当泵出现问题的时候,水不能从上游泵到下游,那么下游就会缺水;同样,由于泵的能力不够,那么上游就会积水。
这个积水积在我们的胸腔里面,就会变成胸腔积液,积在腹腔里面就变成腹腔积液,积在腿上,脚就肿起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心力衰竭的人往往都有水肿的原因。
回到那条河里,泵已经打不动了,这个时候再喝水,就好像天上又下了一场大雨,于是,泵彻底罢工了,完全无法工作。所以,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要限水,让每天的水分减少。不仅不能多喝水,还要每天吃利尿剂,来加快小便的排除,让心脏减轻负担。
肾脏疾病患者不能多喝水
人体内的循环系统,除了一个泵,还有一个关卡,那就是肾脏。
人体内的血液需要经过肾脏这个关卡进行滤过,把代谢产物中的毒素,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如果这个关卡坏了,身体的滤过减少了,本来每天可以滤过ml现在只能滤过ml、ml,甚至有尿毒症的人,每天的尿液小于ml。
这时候喝进去水却拉不出来,就会导致全身水肿,甚至肾脏衰竭,更可能引发包括心脏衰竭在内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那就真的要了命了。所以,有肾脏疾病的人,千万不能多喝水!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