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时需鼓起腹部,呼气时亦需鼓腹协助加压
呼吸,对一般人而言,只与口鼻,气管,肺脏有关.但在生理上,吸气并非藉肺脏自行膨胀收缩的力量来进行,反而是被动的.呼吸功能的运作起始于横隔膜或肋骨肌的配合,我们将在下面作详细介绍.在音乐上,呼气与吸气须要符合与配合生理上及演奏上的动作.一般而言,吸气较为单纯易懂,而且可以经由两个非常简单的练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得到百分之百的效果,.但是呼气则须要不断的练习,领会,甚至于大多数初学者需要在半年或在一年后才能逐渐掌握要诀,进而跃过门坎,了解到如何能够取得圆润的音色,厚实的低音,以及精准与宽厚高音的方法,同时也为日后的‘音乐‘‘音准’表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吸气
人类的身体除了头部与四肢外,身躯内部主要可分为胸腔与腹腔两部分,两者均以横隔膜为界各自形成气密式真空.正确的吸气练习法其实与自然吸气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在开始时稍多了一些人为控制:吸气时首先由脑部下令,命令腹部的随意肌向外尽量鼓出,导致横隔膜的下降肋骨肌促使肋骨向上略为打开此时在略张的两唇间急速而大量地吸入空气,通过稍开的喉头进入已容有较多空间肺部,至此吸气练习法宣告完成.请见附图一人体胸腔与腹腔的结构。
图一人体胸腔与腹腔的结构
原理与迷思
透过数百年前德国所实验的马德堡半球理论(密封的两个中空半圆球,在抽出内部空气形成真空后,由于在外部度大气压力向内压缩之作用(在海平面高度时每一大气压力为每平方英吋14.7英磅,即使双向各由双马拉扯亦无法使其分开),任何真空体的体积,假若受到一般外力作用,其体积不变但形状可变.但假若体积无法改变或外力大于承受力时则易招压缩,或毁损.我们自然吸气时,腹腔随意肌向外鼓出横隔膜下降犹如上述真空体遭受外力作用时,体积不变但体形转移.所以,我们在练习时需先学会控制腹部鼓出,导致横隔膜下降,给予肺脏内众多肺泡伸展余地,此时超量空气即可自动由嘴部吸入这些动作与道家吐纳法,瑜珈呼吸法,声乐演唱法都是基于同样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快速与大量空气需要,自然由半张嘴部快速吸气,绝对较两个小孔的鼻子要快得多.
常有人说,气要吸到肚子里去.这是最误导演奏者的.人的肚子里只有肠胃等器官,气若真吸到肚子里,如不打嗝就只有从后面出去了,当然从前面出去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实正确的演奏呼吸方法是自然的,也应是合乎生理卫生的.人类分分秒秒均以腹肌向前(腹部胀出方式)来吸气,这是最标准也是最自然的方法.但是未受过训练者一注意自己的吸气动作,这个自然的动作立刻会被濳意识所左右,变成耸肩(肋骨肌扩张与收缩)或其它的错误方式. 人类的吸气的动作只要不受到下意识所左右则百分之百是透过腹部向前扩张,另一种方式的耸肩动作导致肋骨肌扩张与收缩,只能带来较少的肺部扩张空间,更别提相应呼气时所造成的震动或紧张会影响到音乐的表达.当然呼气时的无法着力与错误的压迫肺部,更是提早否定了这个不适当的方法.(弦乐器也须要用对呼吸方法否则举琴向上时同时耸肩吸气那一气呵成之势不就被破坏了?)什么才是恰当的方法呢?这时候腹部吸气法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因为这是人类的自然的行为.这里让我们来提供一个证明方法,您只要轻轻的躺下,放松自己,慢慢的吸气,您的腹部自然的,在吸气的同时鼓出您最正确的吸气方法,同时您也学会了第一种吸气练习法.
我们可以找朋友在侧面无预警的注意您腹部位置与日常呼吸动作,那么这个自然的腹部突出就不会因意识而消失,而且很容易的被观察到.但是被观察者如果注意到正在被人注意呼吸动作,那么自然方法立刻消失,而肋骨肌扩张与收缩的方法就会被用上了.另外,肋骨肌扩张与收缩吸气法,以伸展双臂及耸肩式扩胸促使肺活量增加,是人类随时随地都能作到的吗?在狭窄的空间里?在睡眠当中?当然最自然的腹部吸气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而且您一旦练好了,腹部呼吸将会陪伴您一辈子,也会长期让您有一个健康的肺部.
简易练习方法
肺脏也好,横隔膜也好,这些都是不随意肌,它们和心脏一样,都是我们所指挥不动的.我们能够让心脏或肺脏说停就停吗?所谓的横隔膜,除了学医者外大概也没几个人知道在那里(见附图一)!?我们唯一能指挥的只剩下了腹部(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动作),但是腹部到底是在那个部位???是小腹?还是肚脐附近?上腹是不是?包不包括胃部?我们先不谈这些,请各位先躺下,按照上述的第一种吸气练习法,躺下后,看看那里自然鼓起来就知道什么位置是腹部了!?但是有百分之一的人由于紧张,一时会作不出来.这时候就可以用上第二种吸气练习方法,这次我们不用躺下,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脚踏地,上身前俯,腹部贴住双腿两臂抓住小腿,然后吸气,这时候那里鼓起来了,那里就是腹部吸气的正确位置!!!
胃部也是腹部有些人采用胸腹式呼吸法这在气息被引导进入肺部的学理上是正确的但是考虑到胃部前方的上腹部不随意肌被强迫作为随意肌使用则未免太违背自然强其所难不但日久容易疼痛而且扩张幅度不足影响吸气量更不是我们所想追求的
我们已经由上述两个人类的自然动作证明出吸气的正确位置,剩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有意识的情况下使腹部鼓出来,此时,可用双手叉腰,姆指在后,余指在前,用力下压,或请他人以手指或铅笔,钢笔,木棍,拳头,重压已测出之腹部中心点(肚脐稍下)作为提醒演奏者顶出的位置之用,然后同时由嘴部吸气,并以意志力指挥腹部肌肉在受压处向外鼓出(久之即成习惯),只要受压部位在吸气时隆起则吸气完成.但此时最需注意的是,腹部鼓起处必须一次快速隆起完成,鼓出部分需大量向外(包括后腰),也切切不可向上游走而导致胃部甚至于胸部隆起.用双手叉腰式者,则应前腹与后腰同时鼓起为最高境界(弯腰练习法即可自然作到).但各位务必记得每次吸气必须要深呼吸才可,(胃部鼓出会导致上腹部疼痛亦完全违背自然生理久之必然成病故鼓出位置必须小心同时胸式呼吸速度极慢在瞬间变化时不易控制影响演奏)吊裆方式也是不正确的.
西方学者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一种更自然的方法来教导学生他们首先让学生快速的由号嘴中连续且尽力大力的吹出肺中的废气(达数次之多但并不需要吹出任何声音)过程中教师并不刻意要求再次的吸气而使学生无意识中自行以自然方法吸气此时正确的腹部呼吸法就会再次显现但是若不仔细解说清楚学生只知道方法却不知其所以然殊为可惜
呼气
呼气,这不仅仅是肺部压缩,让空气于由嘴部吹出就算结束,这里头可包括了,空气的压力,空气的速度,出口的大小,压力的持续时间与增减等等,尤其是加压的位置更是绝对不可发生任何错误的.
原理与迷思
一般人的错误呼气方法均由不正确的吸气法而引起,耸肩式的吸气在呼气时容易导致直接向胸腔(肺部)施压,这是最不健康的,不但呼气时因着力点过高会影响音乐的稳定性,喉头的闭锁也会影响音色与音准同时长期对肺部不随意肌施压,强迫其作随意肌的动作更是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要如何使用压力以产生高速的空气并使其通过狭窄漏斗式的号嘴或薄薄而容易震动的哨片呢?由于上面说过肺部本身是不可从外界受压的,那么施压的部位到底在那里?喉头吗?嘴唇压向号嘴吗?牙齿用力咬笛头或哨片还是上腹部(胃部)?下腹部?我们通过删除法来寻求解答,答案是下腹部,这个在吸气时担当重责大任的部位,再次负起责任成为一切乐音的起源!
当大家在年幼时,肯定有过经验拿着水管浇花浇水,甚而至于互相比赛射程,这时候是不是用大姆指将水管喷口压小,就可取得高压与射远?能射最远的45度射角此地不谈,但这种使管径变小而单位流量不变以产生速度的方法,不就是吹奏者运气后,透过缩小的嘴型来求得速度(别忘了铜管乐尚有一个号嘴来再次增压).这时候问题又来了,如果压力还是不够怎么办,我们得怎么增压呢?各位看过消防队救火吧?消防队用的水管为什么可以压力那么大且射的那么远呢?不错,他们的水管前面也有一个圆锥形的铜质喷口(类似我们大姆指压水管的效果但是要得到喷到伍,六层楼高如同消防队那么远的压力可还不够),这时候的要点就是后面要有不断加压支持的马达(帮浦).可是我们吹奏者的压力泉源在那里?不就是上面说的下腹部吗???!!!如果不使用这个压力泉源那么您的乐音不是虚的或像波浪式的上下乱斗就是如同拋物线一般向下直掉
正确的呼气方法在于施压的技巧,当空气被吸入后,压力的泉源必须保持加压形式,下腹部仍需持续原状向前加压不可松弛,一直等到最后剩余百分之参拾左右时才可逐渐消退(后篇将会详细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剩余的佰分之参拾来重新创造美好的剩余价值).这种运气方式能制造出高压的气息,这个超高压力不但能够给予稳定的音色,高音时可以轻易的随心所欲,也可避免嘴唇向号嘴或笛头的重压而产生紧束而发死的音色(悬挂乐器来练习无压力吹奏是完全不必要的).当然我们还得加上,容易而且漂亮的收尾,松紧适中的音色,等等.这些将来我们都会慢慢的向大家介绍.
简易练习方法
在学习上我们必须采用每日练习法,那也就是初学者每日入睡前必须练习拾分钟,当平躺在床上时,慢慢的吸气,鼓起腹部,再按照要领,由嘴型中向外呼气,此时腹部必须向前(向上)用力.直到耗净佰分之柒拾时再徐徐自然收回.久练之下,必成习惯.此外每日练乐器长音,点音时亦须反复练习,如此逐渐养成习惯,才能慢慢的将此最难部份解决.但是即使腹部位置正确,仍有可能在吸气时用力略有偏差而导致身体颤抖.此时必须躺下重新定位(或采用第二种吸气法),以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ConcertoinGmajor》WolfgangAmadeusMozart)
帕胡德(EmmanuelPahud)演奏
如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我都乐意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