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教授的全国首创现场临床教学10月序幕即将拉开,21-23日,在长沙中天大酒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泓仁中医药·泓仁医馆连锁体系举办的“中医经典及慢病管理”系列高级研修班第7期《中医各家学说》及皮肤病等常见病中医临床的讲座期间,熊继柏教授将一边现场演示望闻问切的全程,一边告诉你该如何辨证论治,该用哪部中医著作中的哪个方剂,针对病人的症状进行随证加减用药等等,相信对每一位中医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你有兴趣参加此次培训,可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以下摘自(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疑难病辨治回忆录》)中有关血瘀的两个病症的治疗案例。从中,可以窥见熊继柏教授如何在临床上真正地进行辨证论治。

血瘀

长期发热疑难病,仔细辨证寻病根

曾某,男,58岁,干部。年7月就诊:患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医院治疗,抽水数次,胸水渐平,但却出现低热,每天下午6时开始,至次日早晨6时热势即解,热势不高,腋下测体温在38℃~38.5℃之间,20余日发热不退。医院住院治疗,查胸部确无占位性病变。又治疗1个月,每天夜间按时发热如故,遂延请中医会诊。询其症状,除定时发热之外,微有胸闷、便秘,发热时心中烦热,口渴而不欲饮,小便正常,舌红略暗,脉沉。

此证夜热昼凉、胸满、便秘,且口干而不欲饮,正属瘀血发热之特点。《金匮要略》云:“病人胸满......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温病条辨》又云:“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即选《瘟疫论》桃仁承气汤原方治之。

处方:桃仁15g,当归、赤芍、牡丹皮各10g,大黄4g,芒硝(冲服)3g。每天1剂,水煎服,嘱服7剂以观疗效。一周后二诊:诉服药后第5天其热即退。50余日之夜间发热不复作矣。

提示:

病机血瘀发热病症定时发热......方证桃仁承气汤

临证凡遇急难病,察病要的审症真

年孟冬,治疗杨某之子,年17岁。患左侧少腹痛,病发7天,愈痛愈烈,少腹部胀痛拒按,呕吐难食,以担架抬来就诊。来时患者腹痛不休,呼叫不绝,口唇面颊青紫,四肢厥冷。究其疼痛部位,乃左侧下腹与右侧阑尾点正相对峙的部位指头大一点处剧烈刺痛。吾欲伸手触之,患者惊呼拒绝。但言其少腹部胀满,而大小便却并无异常。望其舌上有黄苔,舌下紫筋明显,脉象沉伏。

细审诸症,少腹部固定一点刺痛不移及少腹胀满拒按是其突出的特点,表明瘀血在少腹,属瘀血腹痛。仲景所论蓄血证即是以“少腹急结”为主要特点。戴原礼说:“死血痛者,痛处不行移者是也。”因此本病当从瘀血论治,以桃核承气汤(提示:桃核承气汤在大学《方剂学》教材归为“理血剂”之“活血祛瘀”)合失笑散(提示:失笑散在大学《方剂学》教材归为“理血剂”之“活血祛瘀”)通瘀活血,再加竹茹降逆止呕(桃仁15g,大黄6g,桂枝5g,甘草6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竹茹10g,芒硝6g分冲)。1剂痛缓,3剂病愈。

提示:

病机血瘀病症少腹痛;少腹胀满;呕吐......方证桃核承气汤合失笑散加竹茹

治急性杂病审症要真。凡急性杂病往往症状错综,证候复杂,或虚实相兼,或寒热相杂,或阴证似阳,或阳证似阴,或“大实有羸状”,或“至虚有盛候”。临床辨证必须抓住其中反映实质的症状特点,察其隐微,才能准确地把握治疗。如果不能抓住其中反映实质的症状特点,就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和治疗。《医学阶梯》说:“诸症务要审辨清白,若审辨不清,生死立决,医者岂可借三指以定法,恃眼界以明高?凡遇疑难之症,辨而又辨,审而再审。......察病要的,审症要真,两者切当,何愁症之不明,病之不愈也乎!”可见审症是辨治急性杂病的关键。









































濡備綍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湡鏂?
鍖椾含闈掑皯骞寸煡鍚嶇櫧鐧滈鍖婚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