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制作播出的
《疾控健康课堂》
节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9:00、周五16:00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疫情仍然十分严重,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传播。学校是学生高度聚集的场所,如果存在肺结核患者,就很容易校引发校园内的传播流行。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学校结核病防控。
本期嘉宾
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防治所所长
汪建国
汪建国,男,年7月生,仙桃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年7月毕业于荆州卫校公共卫生专业。问肺结核是如何传染的?答主要是由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将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经口鼻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就可能引起结核杆菌感染。特别是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感染结核杆菌后多数人是不一定会发病的,只有10%左右的人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才会出现结核病变。问为什么学生容易患肺结核?答一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都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内分泌变化快,心理不成熟,情绪易波动,再加上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抵抗力下降。二是出生后接种的卡介苗的保护效力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一旦感染了结核杆菌就很容易发病。问造成学校结核病传播流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多数学生患病结核症状不典型,很多是通过体检筛查才发现自己患者有结核,这就容易掩盖病情,不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2.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习、住宿环境拥挤。一旦有肺结核病患者,就更易在校园引起传播。3.传染源管理不到位。由于肺结核病是一个慢性病,治疗时间长,一般要在6-8个月以上,除少数较严重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外,一般不会对生活、学习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多数学生患者不愿休学。学校如果不能严格执行休复学制度,校医也没有对学生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就很容易在学校成为传染源传染他人。4.部分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还重视不够,忽视了肺结核等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造成老师、学生对肺结核的防控缺乏认识。5.学生体检制度不落实,有些学校不能定期组织开展学生体检,也就做不到早期发现。问学校结核病患者如何做到早发现?答一是学校要落实学生日常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对发现的结核患者要及时登记、转诊和追踪,同时将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报告。二是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通过疫情监测和学校结核预警信息发现的学生患者,要及时通知学校及学生本人。三是对发现肺结核患者的学校,要主动配合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及时组织对密切接触者开展结核病筛查。四是学校要结合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开展结核病筛查。问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应该怎么办?答1.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后,要及时告知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2.配合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如果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的肺结核患者,需将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同时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在今后的1-2年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