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弘光大
章祖安书法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年10月15日上午10时,“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章祖安先生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从年起,参与浙江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班的教学工作;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生五人指导小组成员;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届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书法专业发展持续的参与者与见证人。章祖安,别署章秋农,年生于绍兴,幼承庭训,诵读传统书籍,自六岁开始习武;后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在陆维钊、姜亮夫、夏承焘、王焕镳等名师的教导下奠定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他的前期方向,主要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周易占筮学》、《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等。这些学养,使他后来主攻的书法创作中含融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章先生在长期潜心临池的基础上总结出书法的“清、厚、奇、古”四要;近年来,他又提出“浑、睦、苍、凉”四字,并身体力行再做探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誉先生为三奇——文武奇人;书艺奇遒;风骨奇狷。先生堪称当代中国书法界少有的一位拓荒者与引路人。这次展出的作品共计余件,是章先生以八十高龄,持续在书学高峰攀援探求的明证。其中既有元气淋漓的条幅、横披与对联,也有富含神采的《长恨歌》等小楷长卷,古雅灵逸,字小而韵永;又有以纵幅书录“三十六计”的擘窠大字系列,雄强浑厚,如宏钟大鼎,气象撼人心魄。先生的作品普遍书于纯白宣纸上,墨色浓黑,明朗清素、落落大方,与修饰装点过度的展览时风形成鲜明对照,守护传统、守望本体,融会贯通,含弘光大,充分展示了一代学人的文化态度。章祖安先生长年深居简出,其个人书法展尤其难得一见,此次展览,即为广大观众较全面品赏先生佳作提供一个宝贵的机会。为了配合该展,湖南美术出版社同时编辑出版了章祖安书法作品集与系列字帖。
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
前言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书法博士生导师章祖安教授,别署章秋农,年生于古城绍兴,幼承庭训,入私塾诵读传统经籍。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受业于陆维钊、夏承焘、王焕镳、姜亮夫诸师,奠定了较扎实的国学基础。他的前期方向,主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并著有《周易占筮学》等。这些学养,使他后来主攻的书法创作中含融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中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创设本科班,一直到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章祖安先生是持续的参与者与见证人。章先生也是中国当代书坛的一位冷静的思想者,他依据传统美学与自身书法实践,先后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如在《陆维钊书法论》中,他用分析方法与考量大师水准的几个维度,总结出书道四要“清、厚、奇、古”,近年来,他又补加了“浑、睦、苍、凉”四字,并身体力行,再作探索。以上洞见及近些年发表的《书法美简述》等学术论文,均对改进当今中国书坛生态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章祖安先生中年以后的大量书法实践,是其理论观点的最好印证。他对《石门颂》情有独钟、用力最深,尤多心会;对虞世南、苏东坡、黄道周等书风,也有涉习或汲取;近代马一浮、陆维钊等师长的碑帖交融路数,对他的影响当然是并存的。近年来,先生更倾心于榜书与手卷传统形式的探究,赋予书作新的美学内涵与生命。为使广大观众能较全面品赏先生的佳作,我们特此举办“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一百余件书作,通常字径之条幅、横披与对联,元气淋漓;而长篇小楷手卷,如《古诗十九首》《滕王阁序》等件,亦非仅以篇幅阵容构势或以俊秀立格,而是字字敦雅,刚柔相济,古拙中不失灵逸,字小而韵永;又有以纵幅书录“三十六计”的擘窠大字系列,磅礴浑厚,如洪钟大鼎,气象撼人心魄。所有这些,正是章祖安先生技艺与气格不断臻于含弘光大的体现,也希望徜徉于其间的观者,能获得更多的美的遐想。
中国美术学院年10月15日
章祖安,字秋农,陆维钊先生弟子。一九三七年八月生于浙江绍兴。一九六○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一九六一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二级教授。
一九六三年参与浙江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一九七九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五人指导小组成员。一九九三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九九六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任博士生导师。一九九七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同年起任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
主要著述:《周易占筮学》《章祖安书法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当代书法——章祖安》《佛魔居百品——章祖安书法作品集》。
奇书、剧风、雄笔
——写给章祖安先生“含弘光大”国博书展
多年前,我曾应章祖安先生之嘱,略写先生其人其艺,称章先生是文武奇人,其书艺奇遒,又风骨奇狷。近日重读当初之文,竟骇然于往年的大胆。但当我阅览章先生的《佛魔同体》轴卷之时,总感他的如炬目光,使人遂生敬畏之心。佛与魔,报善与报恶如何兼容同体,无宏博的气势、如来的身法,不可言同。然先生敢言,并将声形一并注入书写,令书藏铿锵,于静默潜行中,带出异样的绝响,正是一个杰出书者之浩然大气的自我战书。
读章先生所书之文,总感到一种逼人的气息。既含“霜风凄紧,关河冷落”、“青狸哭血、老鱼跳波”的清奇之韵,又存“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石破天惊、龙吟兰笑”的狷狂之气。有悲风,有浩气,文心孤诣,拂剑弥哀。如此奇文狷风,内在核心者是一种胆、一份元气。怀如此胆力,抱如此元气,方可剑拔弩张而不自伤,血性肝肠均有所养。
近年来,先生发奇人之想,转而书“三十六计”。请看计文:趁火打劫、借尸还魂、暗渡陈仓、瞒天过海、关门捉贼、指桑骂槐……,如此奇文可是一般的“海纳百川”之类的书文可相提并论乎?我揣意这般奇文之书不是一个书写内容的变化,而是一种书艺思考的新突破。章先生在这里赋予书写以某种戏剧般的个性,并群以类化、比肩而立,这种书写的剧场效果,强化了书写意趣的可视性,将文意自然地内化入书写。也许,这将是一个新潮流的发端?
如此的剧场效果没有书写本身的造诣都是空的。章先生是中国书艺高等教育的亲历者,他的书艺在全国有卓然影响。章先生近年的书写,揣摩《石门颂》的笔味,加之特有的提按回转。他十分着意用笔勾回和行笔飞白的韵味,仿佛老拳师拳到之后,意气未尽,余脉绵绵。在“关门捉贼”中,“关门”二字一圆一方,一雄一强,张弛之间写出天地浑圆之气。“筋之纽结在回转”,如此浑然之书,总在转折处凛出劲节,尾端时绝出针芒,让观看之心也凝于笔锋千钧的力量。
奇书、剧风、雄笔,是我得章先生书艺所养的一得之见。此文、风、笔含弘迭生,意气光大,将中国的书艺引向超越,却又延绵不断地回返中国精神的本源。超越与回返,含中象道,挺质仪天,正是先生杰出书艺的真正内涵。
许江
年10月15日
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致辞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中国书协陈洪武书记致辞展览开幕式现场中央美院邱振中先生致辞展览开幕式现场章祖安先生亮相致答谢词
展览开幕式现场章祖安先生说,我还有潜力能往前走,
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只要身体还允许我会一直突破。
章祖安先生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精品两件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先生宣布展览开幕去往展厅观展
章祖安先生在现场
章祖安先生接受采访持请柬排队领书章祖安先生接受采访
策展人白砥先生和唐楷之先生观展组团来观展展厅现场陈洪武、朱培尔、胡沈浩接受采访展览现场
含弘光大
章祖安书法展书法作品欣赏
篆刻作品欣赏
章祖安先生在国博讲堂作“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