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常见,表现为长期低热、咳痰,略血等。结核病又称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为该病的病原体,包括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等类型。该病以空气传播为主,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排出的病原体悬浮在空气飞沫中,健康人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人们对该病普遍易感。
历史上,随着抗结核病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的出现、吸毒、人口流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情又开始恶化。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后又确定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科赫(R.Koch,—),他曾在年3月24日的一次会议上发布他对结核病病原体的发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年估计,全球23%的人口(约17亿)存在潜伏结核感染,因此他们一生中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结核病目前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自年以来,它一直是单一传染因素死亡的主要原因,高于艾滋病。年,全球HIV阴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例数为万(~万),HIV阳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例数为30万例(26.6~33.5万)。年,我国结核病发病例,死亡人,结核病发病率为59.3/10万;结核病的发病数在乙类传染病从排名第2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积极响应全球结核病防控倡议,我国于年6月发布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年)》,明确了到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人以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
来源:人教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教师用书P相关阅读:
先天性疾病、遗传病、传染病、家族性疾病初中生物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2):免疫、急救、传染病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