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老年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及主动筛查策略的效果研究进展
秦楠成君王伟炳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X-;Z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单位:202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秦楠、王伟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君)
通信作者:王伟炳,Email:wwb
fudan.edu.cn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为结核病患者中的重点人群,但该人群往往对结核病的认知存在局限,同时该人群结核病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常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在老年人群中积极推进主动筛查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被动发现方式的不足,提高肺结核的检出率。作者通过对影响老年人群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探索老年结核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旨在为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人结核病研究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借鉴和依据。
结核,肺;老年人;危险因素;多相筛查;综述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中国结核病患者例数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全球第三位。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加之老年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减退、病情隐匿、并发症多,老年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岁的结核病患者占8%,其中老年涂阳患者例数占涂阳患者总例数的28.6%,是全人群涂阳患病率的3.6倍。我国老年结核病疫情严峻,老年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必须得到更多重视。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成为我国结核病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笔者对影响老年人群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有助于探索防控策略及措施,旨在为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人结核病研究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借鉴和依据。
影响老年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多数由于自身抵抗力强等原因,结核分枝杆菌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并无临床表现。老年人群由于胸腺退化、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性减弱,导致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衰退,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此外,患糖尿病、吸烟、男性、既往有结核病病史及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也是老年人罹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一﹑糖尿病
Kuo等研究显示,在年龄≥65岁的老年男性人群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RR=1.23;95%CI:1.03~1.48)。朱红和王建华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老年人群结核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OR=1.;95%CI:1.~2.)。Leung等研究发现,血糖控制水平较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较差]可明显增加患结核病的风险。动物实验证实了可能的机制,即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同时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型细胞因子明显增加,同时对适应性的免疫应答存在初始延迟,包括γ-干扰素(IFN-γ)参与的细胞免疫应答,细菌从肺组织到淋巴的传播等。患者血糖较高时,HbA1c水平也相应增加,容易引起低氧血症的发生,从而引发静脉系统CO2分压升高,更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
二、吸烟
Velayutham等对老年结核病患者与较年轻的结核病患者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吸烟是增加老年人群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之一(P<0.;OR=1.41;95%CI:1.22~1.64)。在Arora和Bedi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结论。吸烟增加老年结核病患病风险的可能机制包括,烟草的长期吸入改变了呼吸道黏膜纤毛对吸入物质的清除功能,进而促进了细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黏附;增加了肺泡的通透性,对体液和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性别
Oshi等研究发现,老年结核病患者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患者较多,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4.2%和35.8%(P=0.)。老年男性患有结核病的比例较高,可能是由于女性体内一些生化作用降低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风险;在获得卫生服务的同时,女性有较低的社会经济障碍;男性在社会上接触面较广,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高。老年人群作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尤其是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降低患结核病的风险。
四、结核病既往史
Chan-Yeung等在对老年人患结核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结核病的既往史是影响老年人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P<0.;OR=1.66;95%CI:1.30~2.12)。祖丽娅·沙塔尔在对乌鲁木齐市老年人肺结核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结核病病史是影响老年人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之一(P<0.;OR=84.;95%CI:37.~.)。胡嘉等研究也有相似的结论。因此,对既往有结核病病史的老年人应当给予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