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继发性肺结核
视频主讲人:宁锋钢
病例特点分析:
患者老年男性,以呼吸道症状就诊,第一次影像资料-6-2CT检查显示左肺门和左前纵隔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肺门病灶强化不明显,前纵隔病灶强化明显,双肺弥漫粟粒结节,随机分布,个别结节略大,左肺散在斑片、索条影,左肺上叶局限小叶间隔增厚,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左侧胸腔和心包积液。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穿刺病理考虑结核,后给予抗结核治疗。随后三次检查显示左前纵隔病变逐渐增大,累及邻近肺组织,左侧腋窝淋巴结增大,肺内结节部分吸收,部分增大,大小不均。年1月再次住院行胸部穿刺结果仍考虑结核。综合分析考虑患者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纵膈、左锁骨上和左腋窝淋巴结结核;前纵隔病变逐渐增大,纵隔内、左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肿大,考虑与患者不规律用药及结核耐药有关。后经加强抗痨治疗半年后复查-9-3CT示上述病变明显缩小,说明抗结核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1、肺癌:周围型肺癌CT表现为肺内病灶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可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GGN,可伴有“小泡征”,“空气支气管征”或囊腔,边缘多伴有分叶及毛刺,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可中度或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可伴有淋巴结、肺内及其他部位转移。中央型肺可见肺门肿块,叶、段支气管阻塞,远端肺组织不张。
2、淋巴瘤:纵隔和肺均可受累,纵隔病灶CT表现为肿大的淋巴结,分布以前纵隔和支气管旁组最明显,其次是支气管与支气管组和隆嵴下组,其密度均匀可融合成块,增强扫描可见轻、中度强化,可侵犯胸膜、心包及肺组织。
3、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成年人,女性略多见,最常见发病部位为肺,单发病灶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中央型病变边界较清晰,可伴肺不张,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影,其密度较均匀,少数可见不规则钙化,多数边缘清楚、光滑,,可见粗长毛刺或棘状突起;增强扫描大多可见较均匀的明显强化,少数不强化或肿块周围强化。确诊需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4、肺隐球菌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的主要诱因,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CT表现为以两肺中下叶多见,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结节及团块状实变,部分可见空洞,典型表现者结节周围可见“晕征”,也可表现为弥漫粟粒状阴影。确诊需实验室或组织病理学检查。
查看该病例完整病史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