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肺结核已不存在,或是这种病「干我何事」,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它仍是很有威胁的传染病。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得到肺结核或是自己有肺结核症状却只误以为是感冒,你该怎么做?如果,你身边就有肺结核病患,你该怎么办?
别以为肺结核离你很远
根据统计,每10万人的发病率达66.67人,是美国的13倍,日本的2.7倍。
而且,平均每年增加1万5千多个肺结核的新病例,相当于每36分钟就新发现一名结核病人,而每年的死亡人数高达人。
麻烦的是,肺结核病的抗药性问题相当严重,增加治疗的困难。根据国内一项研究发现,对常用治疗肺结核的任何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者,高达21.9%;多重抗药性(至少对常用的两种)也有6.67%。
之所以蔓延如野火,主要因素是许多病患不按时服药或擅自停药,且卫生习惯仍很差,随地吐痰的现象仍每天在大街小巷上演。肺结核病患一旦停药,就容易产生抗药性,后果是必须花更多时间及金钱治疗。
身边的人最无辜。每年新增的病例中,约有人具传染力,这些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每一人可能传染10~15人。一不小心被传染,可能就是棘手的抗药性肺结核,不但可供治疗的药物比较少,若第一时间没有发现是抗药性细菌,往往尝试许多药物后,已经拖延了治疗时效。此外,还有复发的可能。连有专业医疗团队照护人也是二度罹患肺结核,原因可能是抵抗力变弱,潜藏在身体的结核菌伺机行动,攻破身体的免疫保全系统。
肺结核病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终其一生,结核菌再活化而发病的机率,约有5~10%,所以即使经治疗后痊愈,仍要持续追踪,建议每年两次胸部X光检查。
担心被传染,该怎么办?
肺结核经由飞沫传染(痰液中的结核菌是主要传染原),公车司机、办公室同事、甚至是你的家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与你「共享」结核菌。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肺结核症状,医院做以下3种检查。
结核菌评估测试医生会先注射抗原,分别在打完针后第48及72小时,观察注射处是否有变硬,若有,且范围超过15公厘,则是感染了肺结核。
胸部X光检查看是否有病灶,若有,从受到感染的范围来判断严重程度。
痰液结核菌抹片检查经过前面两项检查,若确定为肺结核病患,就要验痰判断是否有传染力。若结果是阳性,就是开放性肺结核病患,会传染曾与你共车、共餐的任何人,遑论家人、同事;若是阴性,就是非开放性肺结核病患。
如果你身边的人罹患开放性肺结核,由于他们不需被强制隔离,你们可能处于同一个办公室或屋檐下,到底该怎么自保呢?
1.戴口罩。建议,N95口罩预防的效果较佳。
2.分食。与病患一同用餐时,建议使用公筷母匙或干脆分食。此外,病患使用过的餐具最好消毒处理,用热水滚烫5分钟,即可杀菌。
3.病患的痰液用卫生纸包好烧掉或丢入马桶冲掉。
4.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密闭的空间会助长结核菌的传染力,增加空气流通,才能减少被波及的可能。
5.掌握自己的身体变化。只要出现感冒的症状,而且两、三个星期还没好,建议找医生做详细的检查。
6若对方是较不具传染力的非开放性肺结核病患,只要按时服药、定期追踪,就无需恐慌。
肺结核是可以预防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摄取均衡的营养及规律的运动,增加身体对抗结核菌的抵抗力,还有警觉症状、提早做检查,都是预防肺结核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病俗称肺痨,是一种结核杆菌侵袭肺脏的传染病。
初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如咳嗽、发烧,但咳嗽长达两周、胃口不佳、体重减轻、无故疲倦、咳血、中午以后常有发烧情况,就要怀疑可能罹患肺结核。
痰液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病是否具传染力的主要方法。病患验痰后,可分为具传染力的开放性及不具传染力的非开放性肺结核。
开放性肺结核病患经过药物治疗2~3周后,传染力会大大减低,变成非开放性肺结核,再经过6~9个月的治疗,就能痊愈。
而非开放性肺结核病患若不按时服药,也会恶化成开放性肺结核。
高危险群要提高警觉。45岁以上、结核病家属或是接触者、糖尿病患、尘肺症病人和爱滋病毒感染者建议每年两次胸部X光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