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营养不良相关性疾病,与营养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由于结核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物质摄入减少,造成合成代谢降低;同时结核杆菌利用机体蛋白用于自身代谢,菌体物质引起机体反复发生低热、盗汗、消瘦等消耗性改变,造成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脂肪储存减少,瘦体组织丢失,而发热还可促使氮和氨基酸从汗液中丢失。因此病情越长其营养状况越差,特别是复治结核病人,蛋白质长期反复丧失,引起骨骼肌萎缩和机体负氮平衡,导致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使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增加。营养不良可以造成组织器官功能低下,其中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尤为重要,从而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反之,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消耗,机体分解代谢明显高于合成代谢,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合成水平低下,病灶修复功能欠佳,使病灶迁延不愈,甚至扩散。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对已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大部分可以改善其临床结局,如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因此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加速疾病的痊愈过程,对患结核病者应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膳食,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其色、味、香、形等,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与增加食欲。
1、结核病人的营养结构:
(1)每日总热量在~卡左右。
(2)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应给1.5~2.0克,以补偿体内被消耗的蛋白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首选的食品为牛奶,因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蛋白及钙。其他可选的食品有豆浆、鸡蛋、豆腐、鱼、瘦肉等。
(3)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硫胺素.以增强体内代谢过程,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等。
(4)对肝功能和消化机能差的病人,可适当限制摄入脂肪量。以减少胃肠及肝脏的负担。
(5)提高能量供给:结核病人由于长期发热、盗汗等增加能量消耗,一般对能量的需要较常人为高,病人需要的能量供给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40~50千卡。即一般成人每日需供给~千卡,炎症较高阶段需要适当休息;如有急性恶化、高毒血症状或大咯血时,则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使能量消耗相应减少。如食欲欠佳,应暂时降低一些能量,而以少食多餐的方式供给质量较高的食物,半流质或流质食品;如病灶炎症降低,体温和血沉正常,无毒血症者,可适当进行逐渐增加活动,同时增加能量供给、除三餐外,可增加副餐一次,但应以不影响食欲为前提。
(6)选用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以补充因组织破坏而造成长期的蛋白质损失。由于结核病人的蛋白质消耗较多,而蛋白质又是供给细胞生长和修补及制造抗体的来源,因此供给量应充足。一般以每日每千克体重为1.5~2.0克为宜,其中优质蛋白质最好达1/2,可以选用肉类、家禽、鱼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牛乳除酪蛋白含量丰富外,还含有较多的钙,是较理想的结核病患者的食物。
(7)不宜食用过多的脂肪:脂肪可供给较多的能量,但过多的脂肪会增加消化系统,特别是肝脏的负担,影响食欲。有消化功能障碍者,更应限制。一般脂肪供给量,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得超过1克、以植物油为最佳。
(8)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维生素C可增加机体抵抗力,维生索B可促进机体代谢过程,维生素A能增强上皮细胞抵抗力,维生素D可帮助钙的吸收。故应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维生素A、D丰富的食品和鱼肝油等。
(9)增加膳食中钙:可多用乳制品和海产品,以利病灶的钙化;并常喝骨头汤,以补充钙、磷;熬汤时加醋少许,以利钙溶解。患者如有咯血,有可能出现贫血,因此要注意补充肝类;动物血、荤类、绿叶蔬菜等含铁的食物。
2、进食原则:
(1)食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荤素搭配,以增进患者的食欲。
(2)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按时;在欢快的气氛中用餐,愉快用餐有利消化和吸收。
(3)口味宜适量清淡,少吃咸、甜饮食。
(4)慢嚼细咽食勿过饱,细嚼慢咽。
(5)主食为主、副食为辅;多吃菜,多吃饭,不吃汤泡饭。
(6)多吃蛋白质少吃脂肪,常吃优质蛋白质,如瘦肉,少吃动物性脂肪。
(7)多吃蔬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绿色、黄色蔬菜。
(8)常吃海藻类食物,常吃含维生素、矿物质及降低胆固醇的海藻类食物。
(9)多吃素油麻油、玉米油等素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少喝咖啡,喝咖啡容易兴奋,影响睡眠,应避免食糖过多。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