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与栋梁”,号称人体的“第二生命线”。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运动中心,近年来,医院脊柱外科一区在徐兆万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勇克难关,在胸椎管狭窄性病变的手术治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更多颈椎病变患者带来福音。
??????
胸椎间盘突出症是致残率相对较高的病症,一旦发病,脊髓压迫症状多呈进行性发展,而且多伴有部分截瘫表现。近日,69岁的患者翟女士因双下肢麻木10年,伴随右下肢无力、行走困难20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黄韧带骨化症、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等。徐兆万介绍,胸椎管狭窄都是硬性化的突出,治疗难度很大。
据了解,虽然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较多,但由于常规手术器械的局限,目前关于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多争议。为此,医院脊柱外科一区立项了相关课题研究,并研制了一套新型截骨刀——角翼骨刀、角度弯形骨刀及硬脊膜剥离工具。
医院脊柱外科一区在徐兆万主任的带领下,从年开始从事胸椎管狭窄性病变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改进、器械改良,现在手术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徐兆万从医三十余年,为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带领团队反复钻研实践,发明了几十件医用器械,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等1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23项,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潍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这些发明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徐兆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医生发明家”。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谨防假冒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