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问:做了白癜风黑色素移植手术,会不会复发?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2787.html

影响结核病传播的因素是复杂的,不仅涉及传染源的特性,还涉及结核分枝杆菌、环境和宿主的特性,所有这些都是在防治结核病中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传染源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有1/3的肺结核患者会感染接触者,即使痰涂片和培养物阳性的患者,其传染性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样,也只在1/3痰涂片阳性的患者中检测到了可培养的气溶胶。痰涂片阳性、咳嗽频率和强度、痰液粘度和产生气溶胶的能力一直被认为是决定传染源传染性强弱的因素,肺结核患者注意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戴上口罩,防止大的呼吸道飞沫变成空气中的飞沫核,可大幅减少传染事件的发生。

当然,肺结核患者尤其是耐药肺结核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仍是影响结核病传播的最直接因素,在相同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传染性低98%,接受治疗的患者在痰涂片和培养物转阴之前(平均在治疗后约2个月)就迅速变得无传染性。但是对于高度耐药的肺结核患者而言,治疗对传播的影响取决于所选择的药物,即药物的代谢动力、药效以及对空气传播和感染重建机制的影响,目前在这一领域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例如呼吸道给药是否会对结核病传播有选择性影响?积极发现病例并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日益被认为是在结核病高负担环境中控制传播的主要目标,而在潜伏感染重新激活占主导地位的结核病低负担环境中,不怀疑结核病成为了一种常态,未被怀疑的病例持续传染成为局部结核病暴发的原因,例如在特护病房、透析室和其他临床环境中,以及收容所和临时疗养院等场所。

2、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可能是影响结核病传播的一个因素,但是通过空气消毒策略:稀释、提取、定向气流、过滤、沉淀和杀灭,可以有效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和生存能力。尽管过去曾尝试过各种化学消毒剂,例如乙二醇蒸汽,但是迄今为止,杀灭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最有效和最节约成本的方法仍是高空杀菌紫外线照射(GUV)。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自然通风是最重要的空气消毒手段,发达国家则使用机械通风的空气消毒策略。

近年来结核病似有卷土重来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众多,其中结核分枝杆菌不断增强的耐药性是首要因素。不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往往是促进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值得基层临床医师特别注意。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产生,结核病治疗中通常联合用药,不同结核病患者治疗前后可反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佳药物组合以获得更好疗效。

3、宿主抵抗力

宿主对结核感染和其他诸多疾病的抵抗力因个体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表观遗传的影响而异,但是这种抵抗力通常并不能够提供完全的保护。暴露于分枝杆菌和麻风病相关环境会增加宿主相应的抵抗力,充分暴露的人群甚至可以通过遗传或者表观遗传的方式传递这种抵抗能力,即所谓的“训练免疫”。从控制传播的角度来看,卡介苗(BCG)和一种新的疫苗(H4:IC31)已被证明可刺激宿主产生抵抗结核感染以及病程进展的“训练免疫”,尽管这种先天免疫力尚不完全。但是当前结核病的流行现状表明,多数人并不能仅依靠自身对结核感染产生充分的免疫抵抗力,这突出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BCG目前是全球唯一获准使用的结核疫苗,可保护大约10岁以下的婴幼儿不患肺和肺外结核,而对成人的保护作用有限,这也是导致成人结核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种现状,亟待研发一种长期、安全、有效的新型结核疫苗,目前感染预防、疾病预防、复发预防、辅助治疗等各种用途的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效果不一,期待有能够替代BCG地位的新型疫苗尽快面世。

值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