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鲁迅和林徽因
你可能只知道他们的作品
但是你知道吗
他们离世的原因是因为患了一种病
那就是——结核病
3月24日就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了,关于结核病你知道的还远远不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结核病的误区,另外,你以为打了卡介苗就完全预防结核病了吗?并不是!
肺结核,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痨病”。
这个早年间夺走数亿人生命的“白色瘟疫”,曾经是危害全世界人类的主要杀手。近期专家总结了关于结核病的六大误区。
这些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误区一:结核病距离我们很遥远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年结核病发病率为64/1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89.5万例,患者数占全球的8.8%,有5万人因结核病死亡,在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中,我国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全球第三位。
同时,我国也是耐多药高负担和TB/HIV双重感染高负担国家之一,约有7.3万利福平耐药患者和1.1万TB/HIV双重感染者。
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高志东主任介绍,以北京为例。
年,北京报告肺结核患者例,报告发病率为32.7/10万,虽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仍是首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仅次于痢疾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结核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结核病是由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而非病毒。
误区三:感染结核菌就会发生肺结核
结核菌感染是发病的前提,其感染为“一日感染,终生感染”,但是并不是感染了结核菌就会发病。
高志东主任介绍,结核菌感染后发病的概率为5%~10%,结核菌感染者至发病一般呈较长时间的慢性过程,短则3周、数月,长则数年至数十年,70%以上在感染后两年发病。
误区四:结核病都能用药物进行治疗
并不是所有结核病都能用利福平等药物进行治疗,有一种结核病叫“耐多药结核病”,患病者传播的是耐药菌,感染者发病即为“耐多药肺结核”,该病面临无药可医的窘境,因此被称之为“无药可医的癌症”。
据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研究,耐多药结核病绝大多是是有传播所致,且超过40%患者为近期传播。
全球年有60万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我国为7.3万例。
误区五:结核病只能发生在肺部
我们最常听到的结核病就是肺结核,80%以上结核发生在肺部,但除了无血液供应的器官如头发和指甲外,其他部位均可发生结核病。
误区六:结核病可以自愈
“年昌平区结防所接诊了一个5个月大的孩子患有结核病,经询问,是孩子的妈妈在孕期发现肺结核但没有当回事,认为可以自愈,导致3岁的女儿和5个月的儿子都被感染了。”
高志东主任介绍,结核病病程迁延,至少需要规律治疗六个月以上,患者自愈可能性很小。一旦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
问题来了,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吗?
等等…
我们的计划免疫不是包括预防结核的卡介苗吗?
每个新生儿出生第一天都要打卡介苗,很多人手臂上还遗留有“卡疤”呢?
有了疫苗为什么结核病还没有被消灭呢?
我家宝宝在国外出生为什么不打卡介苗啊?如果回国需要补打吗?
卡介苗又称BCG,是法国微生物学家Calmette和Guerin在上世纪初发明的。
这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含有活的无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是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记住”分枝杆菌的模样,当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时,免疫系统能尽快识别危险并启动抵御机制清除危险病菌。
从年卡介苗应用于人体至今,它仍是唯一广泛应用的结核疫苗。
迄今全球已有40亿人接种了卡介苗,卡介苗在控制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并不是一种完美的疫苗。
1.卡介苗的效果差异很大。
卡介苗问世近百年,人们一直在研究它的保护效果究竟有多大。
不同地区得出的实验数据差异很大,有效性从0到80%不等。
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地区结核病感染率、人种差异、菌株差异等有关。
目前的共识是卡介苗最大的益处是降低儿童严重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全身播散性结核)的风险(有效率为75%-86%),对于最常见的肺结核的预防作用有限。
2.卡介苗不是终身免疫。
一般认为卡介苗的保护作用能维持10-15年,免疫系统对于卡介苗的“记忆”不是持久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疫苗诱导的保护效果不断减弱直至消失。
因此卡介苗获益最大的是婴幼儿和儿童,有研究发现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不仅能预防严重结核病,还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3.成人注射卡介苗无效。
全世界范围内,约1/3的成年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在中国这样的高负担国家,这个比例更高。
感染并不代表发病,只有极少部分人发病,因为正常成年人自身的免疫力已能在病原入侵时启动。
如果还是发病表明摄入的结核菌数过多或复发性感染,当时又正好免疫能力差,而这类情形就算注射卡介苗,也一样无效。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度流行地区,新生儿要尽早接种卡介苗,但是不建议儿童期复种。
我国卡介苗是计划免疫疫苗,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当天接种一次。在欧美日本等结核低负担国家,已经取消了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
现在有很多在国外出生的孩子,小baby回国补种卡介苗有一定意义,上学的学龄期儿童补种的意义就不大了。
好可怕!
结核病就在我们身边,
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那我们要怎么预防啊?
前面已经提过,虽然细菌就在我们周围,但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体内并不代表发病,只有少数人会发病。
分枝杆菌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那么强的毒力,以常见的肺结核为例,结核杆菌需要包在的飞沫中,躲过人体呼吸道纤毛防御机制进入肺泡,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大干一架,打赢了才可能达到感染效果(往往打不赢)。
而且结核病也不是不治之症,即使患病,大部分也是能治愈的。
中学生物课老师告诉我们: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共同环节,预防传染病要从这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一旦发现要尽早隔离。结核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时都医院报告,以便及时确诊尽早隔离有传染性的患者。
湖南桃江中学的结核病群发,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及时隔离患者,造成公共卫生事件。
2、切断传播途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
多开窗通风能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浓度,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更要注意开窗通风。
我们每个人都是易感人群,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做强自己是最好的选择。
饮食均衡、保证足够的睡眠、养成规律运动等习惯、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些都是增强自身免疫力的方法。
当然,消灭传染病的最佳方式是疫苗,我们还是期待更有效的结核病疫苗早日出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