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一附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邹余粮
医院院长宋锦宁
交医院建设办公室主任郭文奇
“分级诊疗制度就是建立起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8月25日,作为最早试点分级诊疗“陕西模式”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群众就能够得到方便安全的首诊、治疗和分诊服务。这样,远离大城市的病患者就能在家医院的医疗服务,不仅少花钱,还少跑了许多的冤枉路。”
“交大一附院作为医院,始医院社会职责,服务大众健康为己任。尤其近年来,在西安交大、交大医学部和院党委的领导下,医院深入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医学运行模式,努力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尚德尚医、求是求新”的医学精神,带动、引领区域性医疗事业发展。”交大一附院党委书记耿剑平对记者说。
整体规划:构建“两院四区”战略布局施秉银院长说,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发挥自身优势,医院积极探索优质医疗资源外延和下沉的有效举措。按照“对内精细管理促内涵提升,对外优质资源外延履社会责任”的战略思路,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打造“两院四区”的规划布局。“两院”医院本部院区和由正在规医院,“四区”包括一附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及兴善寺院区四个分区。
年3月16日,交大一附院港务区门诊部正式开诊,成为国际港务区及临潼新区、渭北工业区和周边区域重要的医疗保障;4月28日,交大一附院韩城分院正式开诊,成为韩城及周边地区群众就医的首选,群众足不出户地享受到了交大一附院的优质医疗服务;7月10日,交大一附院与大兴善寺合作办医签约仪式举行,开创了西北地区“西医”和“佛医”结合的先河;目前,交大一附院医院医院两个分区的各项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两院四区”的辐射格局初步形成。
“医院都会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突出特色服务,医院以综合性为主,医院主要以心脑血管病为主,兴善寺分院突出心理咨询和康复特色等。”施秉银说,“两院四区”运行医院服务半径拓展和服务职能的“破冰之旅”,也用行动落实了国家关于人才下沉、资源下沉“双下沉”等医疗卫生政策,着力解决了城乡卫生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政府“民心工程”得以实现。
人才保证:优质资源合理配置有序下沉8月25日下午,见到交大一附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邹余粮时,他即将进入手术室为患者实施内膜癌手术。他穿着手术服,站在手术室外的过道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实施分级诊疗最关键的是离不开医疗人才,只有从人才上进行优化与管理,合理配置,才能保证专家们有序下沉,这样也让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佳。”邹余粮思维敏捷,快人快语。他说,目前医生下沉主要做好两方面:首先是医联体内的专家医医院中去。我们首先在全院征集,由医生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在不影响自己正常工作的基础下,将自己业务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服务社会。交大一附院牵头的雁塔医联体内首批下沉医生,均选自刚刚退休,医术过硬的教授、医师,医院和群众的良好评价,目前,雁塔区内许多不属医院也主动要求加入。为此,现在我们在全院号召后,又有32名医生报名加入到“下沉队伍”,他们由现在的副高职称和中青年知名专家组成,涉及院内的各个科室所有专业。
医院、分院组建医生团队下沉。团队的配置根据运营模式和体制不同而不同。比如医院,配备有外科团队、神经内科团队等,共计60余人组成,相当于一个分院的“移植”。每一个团队分别由教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等组成。医院,半年一轮换。医院最缺的就是过硬的医疗人才,大医院的医生下去,不仅可以起到“传帮带”,更重要的是满足当地群众基础的看病需求。未来,交大一附院服务范围,还将扩大至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完成省际医疗布局,成为西北五省中真正的“医院”。
新模式一:医院遍布9省15市医改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年国家新一轮医改推行以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医改重点任务。西安交大一附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管医院,从年开始,该院努力探索符合西医院医疗网络建设机制,医院平台优势,医院的帮扶,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为核心,先后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四川、海南、内蒙古、新疆、青海等9个省15个地市建立了余医院,创出共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模式。
在过去近10年中,西安交大一附院利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方面提供便利;医院需求,利用周末、假期派出医生护士和管理队伍,深入基层,解决具体医疗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建立转诊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医院转诊重症患者的方便就医问题。在协作发展的思路下,医院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指导、方便转诊、设备支援、查房带教、讲座义诊、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医院实现发展和双赢。
新模式二:医院“联姻”“感谢宋教授对我母亲的救命之恩……”5月27日深夜,当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宋锦宁教授,为韩城新城办赵村60岁患者成功实施了脑膜瘤手术走出手术室时,患者家属流动地不断感谢着。4月28日,西安医院开诊仪式在医院举办,标志着交大一附院顺利实现陕西省首家医院联姻。
韩城在陕西省的最东部,远离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陕西省会城市西安和山西省会城市太原,由于没有好的医疗资源和地域的限制,当地群众发生急性、重大疾病时就常常得不到有效救治。随着医院的开诊,当地群众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准的先进优质医疗服务。“经过前期的筹备,其实在4月之前我们已经在试营业了。”宋锦宁说,托管后的医院相当于交大一附院的“微缩移植”,40余人专家教授团队,从周一到周五住在当地,医院工作。
托管后的医院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布局,医院的办院思路,通过调整科室布局、规范基础管理、发挥设备和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培训、招聘优秀人才等系列举措,使得医院自3月试运营以来,医院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医院收费,医院的医疗服务,紧急转不出的病人会在最短时间得到最好的治疗,同时还实现了与交大一附院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慢”的问题。群众高兴地说,“这是咱老百姓身边的交大一附院。”托管3个月后,门诊量达到2万人次,入住人数人,手术人。9月,还将单独开设“专家门诊”,2年内完成高级脑卒中单元治疗,成为西北最先进心脑血管病为主的重点学科治疗中心。
新模式三:支持一带一路入驻国际港务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一个新区,区域内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各种配套方兴未艾。交医院建设办公室主任郭文奇介绍,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支持政府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发展,交大一附院义不容辞。年11月,西安交大一附院与国际港务区医院共识。为了方便新区的入园企业和员工以及区域内群众的看病,今年3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门诊部率先进驻园区并开业。作为交大一附院的分支机构,国际陆港门诊部开诊后,为园区及周围群众提供基础医疗、健康查体、疾病治疗、生活护理等服务,目前服务周边西航花园等社区、企业约10万人口。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诊部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急诊科以及声电、超生、检验、放射等检查。同时与交大一附院在信息平台的支撑下互通互联,保持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与一附院一致。“我们刚刚完成了入驻机构人的体检工作,现在所有入驻园区的企业员工都可以不跑远路,在家门口完成健康体检及医疗服务。”郭文奇说,为了尽快提升服务档次,把交大一附院的品牌树立起来,目前,医院正在进行积极紧张的前期筹备之中,计划-年完成建设,成为港务区内唯一一个拥有0医院。
新模式四:开创国内西医佛医结合先河年7月10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与大兴善寺合作办院签约仪式在历史名刹大兴善寺隆重举行,双方的签约意味着西安交大一附院大兴善寺院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举措开创了国内“西医”和“佛医”结合的先河。
“我们与大兴善寺合作办院,医院与著名古刹共同探索佛与医结合服务模式的首度合作,也是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关于健康中国的服务理念,医院改革,积极破解医改难题的创新尝试。”作为院长的施秉银这样说:“古语讲医者仁心,医疗工作的公益性与慈悲为怀,济世利人的佛家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佛与医结合,从心理上和身体上对患者治疗,有利于舒缓病情,促进疗效,增加康复机会,甚至延续生命。为弘扬公益,发挥西安交大一附院社会服务职能,并有机结合佛家文化对心灵的疏导净化作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造福大众健康,西安交大一附院将发挥与大兴善寺余米距离的区域优势,借助自身优势管理和医疗资源,与大兴善寺合作办院。探索建立佛医结合并重、康复医学为主、人文临终关怀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