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呼吁社会各界一同参与,进一步加强社会和公众对结核病危害性的认知,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维护大家的身体健康。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达到万,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达到万。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感染结核杆菌,其中大约5%-10%的感染者会出现临床症状并发展为结核病。一、什么是结核病呢?医院专家表示:结核病以前被我们大家俗称为“肺痨”,这种病菌会侵入人体的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仅毛发、指甲、牙齿不会被侵入攻击),主要累及肺脏、胸膜。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病变的肺部组织空洞内含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这些结核菌通过其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形成飞沫,较小的飞沫(微滴核)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在环境密闭、人流量大的场合,如各种客流量大的交通工具(公交、地铁、飞机、高铁、火车等)、通风不良的各种室内环境(教室、菜市场、超市、繁华街道、餐馆等),更容易吸入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对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抵抗力低、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支气管等呼吸道疾病患者、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化疗患者、艾滋病人群、糖尿病患者等。三、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1、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痰中带血;2、胸闷、胸痛、午后低热、盗汗、乏力;3、食欲减退、体重减轻;4、原因不明的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生殖系统结核)等;5、肺部CT出现空洞、结节状病灶等。得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遵医嘱进行6-9个月的标准化治疗,及时复查肝肾功能,绝大部分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期间建议好好休息,作息规律,不要带病上岗。四、结核病防大于治1、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2、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背对他人,并用两层以上纸巾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3、营养均衡,多喝牛奶,多吃鸡蛋、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5、居住环境多通风,定期进行卫生打扫;6、对结核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传染病上报,高危人群(15-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定期体检,物理隔离治疗;7、对已感染结核杆菌并有高发病率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8、保持心情愉悦,缓解焦虑情绪。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医院杨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