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骨科为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成功实施了胸腔镜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加内固定术,凸显了新安骨科微创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优势。
该患者名叫阿强(化名),来自嘉兴南湖区,这几年一直在工厂工作,就在1年前出现胸背部疼痛、发烧、咳嗽等症状,且双下肢无力,起初以为是干活劳累所致,因此也没有在意。但几周后,其症状愈发明显,经诊断胸椎结核给予先行抗结核治疗后期手术。眼看手术时机成熟,却被告此手术嘉兴目前开展颇有难度,且风险极高,建议转杭州、上海治疗,几经辗转,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赵凯。
据赵凯介绍,阿强入院时已趋近瘫痪,经过检查,确定其为胸5-10椎体结核,并且椎体旁有较大的脓肿形成,由于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截瘫及大小便失禁,结合患者前期已经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赵凯教授认为手术时间成熟,建议立即进行手术。
笔者从赵凯教授处了解到,目前治疗胸椎结合的常规方法是开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并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但由于传统手术切口约20公分至30公分,术中需要撑开肋骨显露病灶,这样容易抑制病人的呼吸,况且胸椎属于高位脊柱,胸椎的椎管本身就十分狭窄,血管的分布稀少,一旦手术损伤到神经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传统开放手术的较大创伤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往往对胸椎结核这一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不利,因此,对比之下,胸腔镜下胸椎结核清除技术的优势显露无疑,但同时难度也是不言而喻。
随后,在赵凯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严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决定突破传统手术方式,在嘉兴市率先采用“胸腔镜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人工骨椎体植入融合术+内固定术”,术中,手术切口仅为5公分,手术时间约3个小时,出血仅几十毫升。术后,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几天后便可下床活动,早期拔除引流管,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胸腔镜下的胸椎微创手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国外开展的时间尚短,医院开展,在本市行胸腔镜下结核病灶清除术尚属首例,也是该院骨科继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后在国内领先腔镜微创手术领域的又一大突破。
术者(主刀)简介:
赵凯: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生导师
特长: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专业方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擅长颈、胸、腰椎、关节骨折治疗;擅长颈腰腿痛、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脊柱滑脱、椎间盘突出、脊柱结核和肿瘤治疗;目前开展的脊柱微创手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经历
?曾任浙江大学医院医务部主任、骨科负责人及浙江中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
?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医疗管理MHA
?B-BrawnAesclape国际讲师团特聘脊柱微创项目讲师(中国仅2人)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全国委员、浙江省运动医学学会副主委、浙江省中西医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手外科学会副主委
?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外籍会员、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