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王蓓记者郑亚雷)在医生眼中,最大的悲剧不是患者病入膏肓、治无可治医生不得不含泪放手,而是患者明明是个小问题却因为盲目求医、错误投医被耽搁被延误最后拖至不治。

发病:身边有个“炸弹”,时刻担心突袭

惠英(化名)今年44岁,是渭南市临渭区的一名中学老师。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打破了这个平静,让她备受煎熬,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她说没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那是怎样的绝望,那段日子是她人生的至暗时刻。

年6月,一向身体健康的惠英突然开始咳嗽,是那种发自胸腔的很深的咳嗽,每一次持续时间长且重。刚开始惠英没当回事,以为是普通感冒,仅在小诊所里挂了两周的吊瓶,没有任何好转。

随后,惠英医院,先在呼吸科治疗,因为CT结果与结核极为相似,在拿不准的情况下求医院的专家,专家高度怀疑结核病。于是转到传染科继续治疗,做了气管镜,化痰等检测,均未发现结核菌。没有找到病因,仅按照一般结核治疗,这让惠英不能接受,等病情稍稍平稳后,惠英主动提出出院。

至此,惠英总是会被强烈的咳嗽突然袭击,在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医院“确诊”为结核病,按结核治疗。她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踏上了漫漫求医路,为找到病因,她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

年7月,医院,各种前沿检测手段做遍了,没有找到结核菌。医生为了验证是否是结核病,按照结核病规范治疗40天,结果病灶未吸收,验证失败,被告知是“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感染。

年10月,医院,CT、气管镜、抽血、化痰……同样的一番检测,同样的一番抗结核吃药治疗,依然高度疑似但无法确诊。

与此同时,因为长期吃结核类药物,惠英的身体出现了一系列副作用,检查单显示白细胞低、血小板低……

确诊:4年寻得结果,找对医生很关键

经过三年多的治疗,惠英越治越绝望、越治越迷茫。她已经去过了国内医院,找到能力范围内能找到的最好的医生,可还是没有肯定的答复,病情依然反反复复。

年10月,惠英的病情再次复发,经过多方打听,她找到了著名的呼吸疑难疾病诊治专家——医院吴昌归教授。

吴昌归教授仔细听完惠英这几年的发病症状、检查结果、医生的判断、治疗方案等情况,查看相关拍片检查后缓缓地说:“这不是结核病呀!”

“不是结核?!”惠英和她老公很震惊。见了十余位医生,大家一致怀疑结核病,并按结核治疗了近4年,难道被误诊了?

“可以肯定不是结核病,可能是某种非感染性肉芽肿病,但必须再做气管镜活检。”吴昌归非常肯定的说道。

随后,在做了必要的检查后,吴昌归经综合判断并慎重地告诉惠英所患疾病是结节病。“结节病的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与结核病非常相似,误诊率很高。虽然鉴别困难,但也有迹可循。例如长时间抗结核治疗没有效果,病灶没有吸收反而变大,就应该怀疑结核病诊断的正确性。病史4年,无转移迹像,活检未找到肿瘤证据,肺癌基本可以排除。患者无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血和组织真菌检查结果未发现相应证据,很可能就是非感染性肉芽肿性结节病。”

治愈:花费不到两千,病灶阴影消除

找到病因,就有了治疗的方向。在当天的门诊上,吴昌归仅开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总花费元。

就这样治疗了半年多,惠英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没有再复发。

虽然经历了4年的磨难,但惠英遇到了吴昌归,仅通过半年多门诊治疗,花费不到两千元,病灶阴影消除,停药随访3个月,胸CT显示病灶未复发,这是不幸中的万幸,结局很圆满,她对吴昌归充满感激。

惠英给吴昌归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我非常感谢吴教授,他有爱心更有耐心,是他给了我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