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7

结核发现“三步走”

研究表明,每例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如果不经过规范治疗和管理,仅随地吐痰这一行为,每年可能传染10到15人,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乡村医生作为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中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在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这一重要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村医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正确识别可能的肺结核患者呢?

我们知道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患者的典型症状,但并不是肺结核患者的特异症状,日常的感冒,咽炎,肺炎都可能引起咳嗽咳痰,所以当有患者主诉有咳嗽咳痰的症状时,医务人员总结了“三步走”可辅助村医做出初步的判断。

第一步:“三问”

第1问:询问患者咳嗽、咳痰的时间

持续了多久?有没有半个月以上?

第2问:询问其用药史和既往病史

用药史:有没有服用常见的广谱抗生素,比如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美满霉素等药物?如果有,服用之后症状是不是仍然没有好转?

既往病史:以前得过什么病,比如有没有得过结核病,或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第3问:询问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比如有没有咯血、血痰或是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的其他症状?

第二步:“总结”

如果以上问题的回答为“是”,我们就需要高度重视,高度怀疑该患者为肺结核可疑患者了,告知患者需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如痰检、胸片。

第三步:“转诊”

对患者进行肺结核传染性、治疗的健康教育,并推荐及时到县防疫站(比如中牟县防疫站)医院(医院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

村医在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患者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农村结防工作的先锋,是村民获得健康信息的“意见领袖”。村医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对任何咳嗽咳痰的患者进行详细“三问”,积极“转诊”,掌握肺结核定诊的常见方法(持续咳嗽只是感冒?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诊断常识),在对普通老百姓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为肺结核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赢得先机。

建议村医牢记上述“三步走”,可打印出来放在办公桌上,或者随身携带,既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助于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避免更多村民被传染。

参考文献

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版》

2.《肺结核诊断标准》

作者/辛赫男

编辑/Gloria

审核/高磊

下期预告

痰标本采集及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

-推荐阅读-

1.注意了!这两种传染病相遇会致命!

2.持续咳嗽只是感冒?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诊断常识

结防公社

村医知识加油站!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