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昨天(3月24日)刚刚过去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为了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今年活动主题是“时不我待”,强调就全球领导人所做承诺开展行动的紧迫性。在今年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上,世卫组织呼吁政府、受影响社区、民间社会组织、卫生保健提供者及国家、国际伙伴团结协作,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
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在中国疾控中心出席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并启动遏制结核病行动。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侵入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1、肺部结核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午后低热、乏力、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等。
2、胃部结核
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患者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反酸、嗳气、腹痛、呕吐等。
3、肝结核
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4、肠结核
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被忽略。
有没有可能自愈?
首先我们说说结核病病因。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知名结核病患者(部分),当然他们最终都没能自愈...
接着,我们要强调结核病自愈可能性很小!
在不治疗情况下,结核病变吸收愈合十分缓慢、反复恶化和播散,病程迁延,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对肺组织等各脏器造成严重损害。
结核病的治疗
其实,结核病虽然可怕,但绝对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医院确诊,网上流传的患者“7分筛检法”仍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当你达到5分甚至更高千万要引起足够注意啊!
遵循五个原则: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治疗彻底
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疗法之前,应确定结核病的类型和现阶段病灶进展及好的情况,并检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存在。同时遵循以下治疗原则:
1、早期病变中的细菌多,药物容易发挥作用。
2、剂量适宜既能发挥最大杀菌或抑菌作用,同时患者也易耐受,毒性反应不大。
3、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性产生,联合用药还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细菌及细胞内外菌选药,已达到强化药效的目的。
4、用药不能随意间断,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特定要求,用法也有一定规律,不属间断疗法。
5、化疗要坚持全程,目的在于消灭持存菌,防止复发,全程不一定是长程。
如何预防结核病?
做好结核病的预防,是我们保护自己及亲人最有效的措施。
1、普及卡介苗的接种:出生时注射卡介苗
卡介苗接种是我国计划免疫内,是每位新生儿一出生必须接种的疫苗,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如果3岁以下、尤其是1岁内未接种过卡介苗者,必先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后方可进行疫苗接种。
2、管理传染源
结核素涂片阳性患者是儿童结核病的主演传染源。早发现、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患者,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3、预防性的抗结核治疗
主要是用于预防儿童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结核病及青春期结核病复燃。提高结核病防控意识,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血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或督促其及时就诊。
4、养好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①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②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
③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④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推文创作●素材:何菊宁、惠艳丽
●照片:网络
●编辑:倪李
近期热点点击浏览▼1、普外二科完成一例难度极高的巨大胰母细胞瘤切除术
2、这个药原来需要放在冰箱里啊?
3、脊柱“小骨头”惹出的大麻烦
4、浅析下胃镜和“吞宝剑”的绝对性差异......
5、这眼药怎么上,你知道吗?
医学知识点击浏览▼1、反复高烧会猝死,红舌肿唇出疹子——臭名昭著的川崎病
2、国际睡眠日,我们来说说多导睡眠监测是个啥?
3、神马?诺如病毒,又双叒叕要来了嘛?!
4、口腔健康,从乳牙保健开始
5、乙肝只能西医治?来看我院传统中药挽救10月龄婴儿
儿医故事点击浏览▼1、官宣:《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宣传片上线,医院的前世今生!
2、今天我去植树了
3、“一名女孩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救助!”
4、两年坚守,医患同心,携手战胜可怕脑炎
5、冬天里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