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公众对结核病危害性的认识,积极预防结核病。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核病疫情、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共同奋斗。
宣传活动
医院于年3月23日上午9点到11点30,由预防保健科、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科、宣传科协同组织,在渝中本部门诊大楼外开展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义诊等形式,对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诊疗政策宣传,有预防保健科、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务人员现场义诊咨询。
医生向家长和孩子讲解知识,解答问题1
2
1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结核杆菌在阴凉处1-2年后仍可有毒力,易被直接日晒或紫外线杀死。牛奶中的结核杆菌在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后即可死亡。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已经研制出十余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
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在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并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直接接触的人应该提高警惕性,尽快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除了常见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结核病症状之外,还有其他不典型的表现如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等。
3
肺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
4
如何预防和控制肺结核
结核病主要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潜伏期14-70日不等,隐性感染可能持续终身,隔离时间是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培养结核杆菌阴性,医学观察70日。
1
2
一般预防
1、房间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肺结核患者隔离原则
1、集中安置地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应设置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无逆流,不交叉。病室应设置卫生间。
2、患者宜安置于负压病室或安装高效颗粒空气过滤系统病室;无条件收治时,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病室,如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应有单独设置的排风口。病情容许时,戴医用外科口罩。
3、疑似患者应单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1.2M。
4、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禁止探视或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
END文稿:医院感染管理科
编辑:袁儒青宣传科唐宾忆实习生
审核:医院感染管理科刘芳党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