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全球结核病感染患病与死亡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说起结核,大家想到的往往是肺结核。然而,你知道吗,还有一种结核——“骨结核”,对于骨结核的危害,许多患者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并不知道它的严重程度。实际上人体任何部位的骨头都可以得结核,脊柱部位的结核大约占到50%,其它的比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许多关节都可以得结核。所以骨结核也被称为隐藏在身边的影子杀手。

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它是全身性核感染的一种局部表现。绝大部分继发于肺结核,在肺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骨骼系统。结核杆菌传播到其他部位后,大部分的部位可以由于抵抗的增强把它消灭掉,但是有一些部位的结核菌可能在局部形成一个小的病灶,如果机体抵抗力很强,可能潜伏在那里,当肌体抵抗力下降,出在正不能压邪阶段,原发病灶内的结核菌繁殖随血液循环形成大量细菌性栓子,这些栓子被血流随意送到全身多组织内(骨与关节),因此骨结核是一种继发的病灶。一般的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首先为脊椎,其次为髋关节及膝关节、短骨及长骨骨干。外伤可使隐性骨结核病灶变成活动性骨结核。负重大或运动多的肢体或关节发生率较高,以负荷最重的胸腰段最易发生结核病。下肢结核比上肢结核多见。骨与关节结核是常见病,多继发于肺或肠结核,发病以青少年最多,一般为单发,常发生在脊椎,其次为膝、髋及肘关节等。

骨结核与其他疾病不同,很多早期病人都会将其与其他骨科疾病混淆,常误以为是劳损、骨伤而延误治疗。骨结核的病程是根据不同的病变发展阶段而分期,一般分为初期、极期及静止期三个分期。

1.初期起病缓慢,结核中毒症状,包括微热、食欲减退、疲乏、消瘦、精神不振、夜间盗汗等。局部可见下列诸征象:

(1)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呈反射性痉挛,借以保护有病的脊椎或关节,限制其活动,以减少疼痛。此时肌肉紧张。小儿夜惊或夜啼,即夜晚睡梦中忽然痛醒哭叫,乃因在入睡后保护性痉挛消失,在脊柱或关节移动时产生疼痛之故。由于肌肉痉挛使关节活动受限制,表现出种种不良姿态。

(2)关节功能障碍:走路易疲乏,步态不均,笨拙欠稳,容易跌跤,有时呈跛行。

(3)疼痛:初期疼痛轻微,休息后可消失,后期呈持续性疼痛。除局部疼痛外,又有放射性疼痛。

(4)肌萎缩:最初是由于神经性营养障碍,而后与肢体废用有关。先是肌肉紧张力较健侧减低,肌力减弱,后肌肉萎缩无力。此外,患肢尤其患病关节附近的皮下脂肪层增厚。

(5)局部肿胀:表皮温度增高,可有叩击痛、压痛及关节积液。滑膜增厚时触诊有揉面感。所属淋巴结可增大。

2.极期此期,破坏病变占优势,一般中毒症状明显。局部症状加剧,出现畸形、肢体缩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关节脱臼及病理性骨折。寒性脓肿破溃至外面,形成瘘道,可经久不愈合。胸椎结核的椎旁脓肿可穿入胸腔或肺,引起脓胸、局限性胸膜炎、椎旁脓肿-支气管瘘、支气管播散等胸膜和肺部合并症。

3.静止期(修复期)活动性基本消失,机体再生过程占优势。此时一般情况好转,中毒症状消失,局部症状如疼痛、痉挛、肿胀等消失,瘘管愈合,但畸形永久存在。

在治疗骨结核当中,关键是早期治疗。其目的是要求增加全身抵抗力﹐消除局部病灶﹐缩短疗程﹐减少残疾﹐防止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为了避免骨结核病变的扩大患者要及时治疗,在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之外,还需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充足的营养是增加抵抗力的基本条件。专家介绍,骨结核患者的全身情况的好坏与病灶的好转或恶化有密切关系。休息和营养作为改善全身情况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不可忽视的。休息使机体代谢降低,消耗减少,体温下降,体重增加,才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只有这样,结合药物治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