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汤姆斯杯。解说随口一句:老将傅海峰,已经33岁了。
十年前那一拨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只剩下傅海峰与林丹。与韩国李龙大/柳延星一战,傅海峰的存在感从未如此之强,无所不能,包覆全场。在张楠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常有以一敌二之悲壮,数次将战局从泥淖中拖出,即便步伐踉跄。
比赛末段,当年弹跳逆天,一直在蔡赟头顶上迅捷飞翔,重杀如雄火奔雷的傅海峰,那个似乎永远能量不竭的傅海峰,着实倦了,飞不动了,偶尔只能够着打了。焦躁随着汗液,密密一脸。
但哪怕只能站在原地杀球,也死战不退。“有本事,就从我身上碾过去。我打到弹尽粮绝我会认输,但绝不轻易缴械。”
一份多年不变的,熟悉的可靠,以及始终如一的本份与赤诚。傅海峰仍然是那个胸腔里熊熊燃烧着火焰,但不轻易抒发的少年。虽然没有了持续飞翔的力量,可心里的火总要点燃些什么——
哪怕点燃的是自己。拼到油尽灯枯,终无悔矣。
解说里,是蔡赟的声音:“不能只有老将在拼命啊。”
赛后接受采访的傅海峰,依然言语淡然。十余年了,他从不夸海口,也不作抱怨。他的竞技世界无比单纯,失利皆因自己发挥不佳,不喜欢责怪与开脱。我忽然想起很多美国大片里男主角九死一生地拯救世界,凯旋时世人总会不厌其烦地问起,力挽狂澜的力量来自何处,男主角们总是淡淡一句:“总得有人去做。”
他们脸上的表情,与当时的傅海峰并无二致。这是傅海峰数十年如一日的秉性:该我做的,一分不少地去完成。困难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逃避。无论结果如何,我无愧于心。
我第一次觉得战败的人,身上有胜者才有的光芒。
存在我们记忆里清晰如昨的,那个朗目星眉,力拔山兮的英伟青年,有一双永不停歇的强健双腿,总是悬浮在空中,不知疲倦地卷身蓄力,抡圆暴杀,循环往复。
轰沉曾经带着质疑的声音,轰塌中国男双积弱已久的旧局,轰开中国男双十年荣光之门。
我猜想,很多年后我老了,可能会有年轻人和我争论国际羽坛谁的杀球更厉害,谁才能让前场组织者的才能完美发挥,谁才是攻击手最佳模板。我会带着长者骄傲的姿态地告诉他们:“你们说的都很厉害么?你们听过傅海峰吗?你们没有机会到现场去见识傅海峰的神迹,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就像我和父亲说起林丹李宗伟的时候,父亲会与我说杨阳赵剑华。彼此的言语中,满是自己“有幸经历那个时代”的骄傲。
这个时代,这些人,这份回忆,这可遇不可求的中国羽毛球盛世,恰好被我们等到了。我们很幸运。
傅海峰是这盛世其中的一个美好故事,他一直低调,但低调得光彩夺目。更幸运的是,这个故事虽然几次濒临完结,因为傅海峰不事声张的坚持而一直延续着。
年北京奥运会。蔡赟/傅海峰决赛惜败,蔡赟依然高昂着头鼓掌致意,傅海峰则淡然说“我说过要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比赛”。美好的风云际会,差点到这里写下终章——每次奥运会战罢,都有一批名将站在这“四年煎熬即将再次开始,你考虑好了么”的分岔口,相顾彷徨。
强如蔡赟/傅海峰,也不例外。年,蔡赟28岁,傅海峰25岁。那时的蔡赟已经萌生了明确的退役念头。而我从年汤姆斯杯才刚刚开始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