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是登高踏青,赏花看景的好季节,在游玩游玩的同时进行锻炼,何乐而不为?不过,锻炼的时候你可知道“膝盖君”的真实感受?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赵立连博士提醒,关节损伤离我们每个人都不遥远,懂得保护,它才能带我们走得更远!
膝关节只有15年的最好状态
赵立连介绍,人的膝关节只有15年的最好状态,其余时间的膝关节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和问题。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其发育尚未成熟。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最好的“完美状态”,运动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不知疲倦。只要不损伤膝关节,基本没有任何不适。
30岁~40岁
髌股关节软骨会出现一次脆弱期,产生早期轻度磨损,膝关节可能出现短期的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也有部分人觉察不到不适。关节软骨是人体关节内一层3~5毫米的透明软骨,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缓冲应力作用。由于关节软骨损伤后力的吸收作用降低,关节损伤、退变加重,而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严重磨损前只会在短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
在运动后,膝关节会很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人体60%的体重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也会较快。二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所以在退变过程中人就会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出现就是在提醒:是时候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不适,这是因为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不但要继续保养关节,还要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不同情况下膝关节承受的体重倍数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3~4倍。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6倍。
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8倍。
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kg(一部女装摩托车)的重量。
膝关节疼痛患者如何保养?
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膝关节的日常负担与体重密切相关,若身体一旦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避免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
在低温潮湿的环境对结核病、肾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等病患者都有不良的影响。现代气象学认为,对人较适宜的湿度是:在气温15℃~20℃时,相对湿度45%~55%;在气温25℃时,相对湿度应为20%。室内应保持干燥、温暖,床不要摆放在通风口处。
注意保暖是防治膝关节疼痛的关键
温度反差太大,膝盖附近肌肉和血管就会收缩,使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局部代谢变慢,导致滑液的产生变慢,最终出现疼痛。再加上膝关节的位置比较表浅,皮下脂肪少,非常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因此,耐寒能力差的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在寒冷季节应特别注意脚部、腿部和膝部的保暖。平时可以穿上棉制的护膝或护腿,也可以贴上暖宝宝。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软骨弹性,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活动过多、过量而损害关节。
爬楼梯、打太极:NO!
爬楼梯不适合膝关节有损伤的患者,因为这种情况下,膝关节受力是站立时的3到4倍,磨损更大。爬楼梯时,最好一步一个台阶,并且借助扶手,减小对膝部的损伤。
太极拳也是不适合关节有损伤的患者,因为打太极拳时,身体在整个过程都处于半蹲姿势,再加上一些扭转动作,使膝关节负重过大,增加膝关节处的关节摩擦和挤压,使软骨加速退化。
散步、骑车、游泳、水中行走:YES!
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车、游泳或水中行走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散步:如果膝关节平时没有不适,可以到公园缓步慢行,腿要轻抬轻放。每天坚持散步20~30分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
慢跑:这种方式的强度较散步要大,锻炼时注意,小步跑,轻跑,切勿动作幅度过大、用力过猛。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一段时间再尝试。
骑车:骑车能锻炼腿部肌肉,锻炼关节的耐力,有助于减轻关节症状,而且由于脚踏板的杠杆原理,骑车不仅能锻炼膝关节,还不会对膝关节造成负担。
游泳或水中行走:游泳或水中行走,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减轻下肢负重,减少对膝关节的负担。
如何运动锻炼才正确?
赵立连指出,想要达到锻炼效果的同时保护好膝关节,还需结合实际环境条件和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运动。
1系统学习所选择的运动方法
2配备专门的装备(专用鞋、运动衣裤、护膝、护踝等)
3充分热身,避免过量运动。
饮食保护膝关节
控制自身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关节炎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代谢,减轻关节炎症状。
坚持每天晚上泡脚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睡前泡脚可以让血气疏通,起到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能减轻关节的疼痛。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水要没过脚踝),将脚擦干后再在两只脚的脚掌心部位各摩擦60次。长期坚持脚浴对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大有裨益。
◆◆◆◆◆
来源:医院
编辑:黄伟文
佛山周报整理发布
国务院医改办来闽调研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小儿手足口病今年高发或有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