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管狭窄症是由发育性因素或由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小关节增生、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脊髓、神经根受压的疾病,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
对于胸椎管狭窄症,现如今尚无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手术减压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旦确立诊断,即应尽早手术治疗,特别是脊髓损害发展较快者,应尽快手术。
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出现以前,开放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创伤较大,术中医源性脊髓二次损伤风险较高。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是由早期椎间孔镜技术发展而来,随着理念的改变、手术工具的不断完善,最初主要设计应用于腰椎、经椎间孔入路的椎间孔镜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颈、胸、腰全脊柱病变的应用。该微创手术仅需在背部后方行长约0.7cm手术切口,通过内窥镜去除部分骨性结构,镜下可清楚的看到退变突出的椎间盘、椎体后缘骨赘及增生小关节、骨化韧带等致病因素并予以清除,扩大椎管容积,充分解放受压脊髓、神经,为受损的脊髓、神经恢复提供条件。
北亚中医骨伤科近期应用该项技术成功为一位胸椎管狭窄患者解除病痛。患者李XX,女性,42岁,主因“背部疼痛伴进行性双下肢无力2年”来院就诊。该患者来医院就诊,摄片后考虑“脊柱椎体骨质增生”,未予特殊处置,症状逐渐加重,后慕名来我院找郭海牛主任就诊,郭主任经仔细查体及阅片,以“胸10/11黄韧带钙化伴胸椎管狭窄症”收入住院,组织科室讨论后最终确定给予实施全可视脊柱内镜下胸10/11椎管扩大减压术,患者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背部疼痛消失,双下肢无力感有所缓解。
技术优势:(1)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可利用镜下放大功能清晰显露脊髓及神经,充分扩大椎管容积,减压效果好。(2)手术操作经通道内进行,不需广泛剥离肌肉,术后疼痛反应小。
北亚中医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