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规划沿革:
年11月,为进一步做好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与防治工作现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年)》。
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部署做好“十三五”时期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减少结核病危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8部门最新联合印发: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国家多部门对结核病的重视,足以看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对结核病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年联合国召开的结核病高级别会议提出了全球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履行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结合当前工作,制定《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年)》。
6项具体行动:
《行动计划》进一步阐明了遏制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发力,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基于结核病防治现状和工作要求,明确到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及5个可量化的工作指标,开展6项具体行动。
一是全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控的良好氛围。
二是结核病诊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最大限度发现患者,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推广方便快捷的检测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做好患者规范诊治和全程规范管理,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提高诊疗服务可及性。
三是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强化行动。加强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和精准预防,落实学校卫生各项制度,严防、控制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四是重点地区结核病扶贫攻坚行动。加大重点地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管理力度,推进结核病专项救治,提升基层防治能力,最大限度保障贫困患者获得救治。
五是遏制耐药结核病防治行动。扩大耐药结核病筛查范围,最大限度发现耐药患者。扩大耐药诊治工作覆盖面,提高治疗质量,做好随访管理,完善相关保障政策。
六是结核病科学研究和防治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结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设,健全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结核病防治信息互联互通,促进防治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行动计划》特别强调部门责任,要求加大创新力度,总结防控新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充分发挥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结核病防治工作并开展监督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加强结核病防治相关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结核病防治设施条件。教育部负责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各项措施,严防结核病疫情在校园内蔓延。科技部负责加强结核病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和方案等结核病科研任务的统筹布局,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撑。民政部负责指导地方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结核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基本生活救助。财政部根据结核病防治需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补助资金并加强资金监管,保障防治工作开展。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加大对贫困人口结核病患者的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做到精准帮扶。国家医保局负责完善医保政策,推行支付方式改革,确保包括结核病患者在内的各类人群合法权益。
要求加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力度。在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设立结核病诊防治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础研究,针对结核病防治中的科技薄弱环节加强攻关。探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支持新型疫苗自主研发,提高疫苗对人群的保护效率。鼓励国产抗结核药创新,提高抗结核药品疗效,优化和评估新型短程化疗方案,缩短诊断和治疗时间。同时,加快推进现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积极利用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优化并验证集诊断、治疗和预防于一体的综合干预措施的试点,总结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新模式和新策略,为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科技支撑。
荣盛7抗原“痨立识”,贴合《行动计划》,是结核大规模筛查好帮手:
传统的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之一。PPD之名源于此试验过程中使用的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PPD试验检测过程耗时费力,并且其试验结果的研判复杂。(1)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2)阴性仅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①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②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营养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患者,结素反应可暂时消失。③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患者对结素无反应。④其他:如淋巴免疫系统缺陷(白血病、结节病)患者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荣盛7抗原“痨立识”作为新型结核病诊断新技术产品,特别贴合《行动计划》要求,特别符合大规模重点人群筛查,具有传统结核菌素(PPD)试验技术所不具备的多种优势。尤其是假阳性率远远低于PPD试验,可控制在3%~11%之间。采用常规ELISA方法,可实现自动化操作,荣盛公司每天可以处理个标本,避免人为误差,简便快捷,仪器判读,1小时出结果,数据永久保存。
荣盛7抗原“痨立识”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1.多肽组合物及其在结核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ZL21032.X
2.诊断结核病的基于结核杆菌抗原性多肽的组合物,ZL.8
3.检测抗原或抗体的组件及其用途,ZL.9
4.一种用于肺结核诊断的结核分枝杆菌组合抗原,ZL14070.6
为防止结核疫情爆发,加强学校入学,征兵体检等大规模筛查的力度、频次和覆盖面,早在年3月“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前夕,国家卫生部疾控局、中国防痨协会支持出版的《现代结核病诊断技术》重点推介新型7抗原ELISA法临床诊断技术。
荣盛7抗原“痨立识”参与项目“传染病诊断用基因工程抗原高效制备技术平台建立与应用”获得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荣盛7抗原“痨立识”参与了国家CDC主持河南省CDC承担的“十二五”结核病重大专项,并用于国内多省市CDC临床筛查,敏感度和特异性均符合当地CDC的要求,为及时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危害,避免区域性结核病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广受使用单位的认可和好评。河南省CDC使用后高度评价:“该试剂将互补的7抗原进行串联,实现多表位抗原嵌合表达,七价联检的相互互补,敏感性特异性更高,阴阳反应反差更大,模式变的更清晰可辨,检测准确率大大提升,降低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出现机率。该试剂适用于大规模体检筛查,临床少菌和菌阴患者的辅助诊断,提高菌阴患者检出率、提高儿童等无痰患者检出率。该试剂实验室操作安全便捷高效。”
年,荣盛7抗原“痨立识”荣获“创之星”杯中国体外诊断年度优秀创新产品奖。
年,荣盛7抗原“痨立识”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检测试剂盒已列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出版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标准化操作示意图集(版)》第50页:结核多抗体全自动检测标准化操作示意图-3。
、抽取患者静脉血3mL至采血管,分离出血清或血浆。
、取出试剂盒及标本,放置室温平衡30分钟。
、取出酶标板,每次试验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各2孔及空白对照1孔,相应孔中分别加入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及样品稀释液各uL,实验孔加入样品稀释液各uL再加待测血清10uL,充分混匀。
、盖上不干胶片,置37度温育30分钟。
、按比例配制洗涤液;洗板机设定5次的程序洗板,再用洗涤液注满每孔静置5-10秒弃去孔内液体反复洗板5次;拍干。
、每孔加入酶结合物uL,空白孔不加。
、盖上不干胶片,置37度温育20分钟。
、洗板机设定5次的程序洗板,再用洗涤液注满每孔静置5-10秒弃去孔内液体,反复洗板5次;拍干。
、每孔加入显色剂A液B液各50uL;混匀。
、置37度温育10分钟。
、最后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混匀;终止反应。
、结果测定须在终止反应后10分钟内完成,以酶标仪单波长nm或双波长nm、nm测定各孔OD值(用单波长测定时须设置空白对照孔),OD值大于等于临界值为结核抗体阳性,OD值小于临界值为结核抗体阴性;测定结束后打印并储存数据。
荣盛7抗原“痨立识”规模筛查优势及最新进展
抗原选取原则:第一,选择仅对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抗原,以区分正常免疫个体与患者,提高检测特异性;第二,选择在检测上存在互补性的多种抗原,以提高检测敏感性。7抗原“痨立识”临床试验数据总结:敏感性方面针对肺结核:85.24%;肺外结核:71.43%;结核性胸膜炎:81.48%;特异性方面达到90.63%,敏感性特异性更高。
荣盛7抗原“痨立识”最新试验数据表明:敏感性73.3%~86.3%;特异性89%~97%,结核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好。助力结核规模筛查,荣盛7抗原“痨立识”一直在路上!
部分来源:健康中国
END
端午安康!
荣盛解说:老子第十八章
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举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