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如果你不知道,
那么更要继续看下去啦!
今天,
也就是每年的3月24日,
是国际上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并积极宣传此病的防治的重要。
世界结核病日不是一种庆祝,还没有任何值得庆贺的理由。经过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尽管我们在科学上有所突破,但是,人类这一最大的杀手仍然在猖狂活动。世界结核病日一个旨在全球范围内动员公众支持、加强结核病防治而努力的日子。我们现有有效的策略,终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控制结核病,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承诺和扩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要的目的是动员公众支持加强在全球范围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使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一结核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看完上面这些科普,
我相信大家还是同小编一样,
对这个疾病了解不多,
那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
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肺结核吧!
01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万,每年约有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02肺结核患者有什么症状?
全身症状: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时等可表现为高热。夜间盗汗亦是结核患者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咳嗽三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肺结核患者以干咳为主,如伴有支气管结核,常有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可出现痉挛性咳嗽。
咳痰:肺结核病人咳痰较少,一般多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常咳黄脓痰;干酪样液化坏死时也有黄色脓痰,甚至可见坏死物排出。
咯血:当结核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内形成的动脉瘤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可出现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组织愈合、纤维化时形成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可在肺结核痊愈后反复、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靠近胸膜的病灶与胸膜粘连常可引起钝痛或刺痛,与呼吸关系不明显。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会引起较剧烈的胸痛,与呼吸相关。胸痛不一定就是结核活动或进展的标志。
呼吸困难:一般初发肺结核病人很少出现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支气管结核引起气管或较大支气管狭窄、纵隔、肺门、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晚期肺结核,两肺病灶广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呼吸困难。
结核性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类似于风湿热,主要有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类白塞病和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见。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无效,经抗结核治疗后好转。
03如何预防肺结核?
1、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
2、加强体育锻炼,因为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①戒烟。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吸烟引起的咳嗽、咯痰还容易掩盖肺结核症状,影响肺结核的及时发现和治疗。
②限酒。大量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同时酒可损伤肝脏,一旦患结核病,可增加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毒性而影响治疗。
③避免长期熬夜。
5、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的成员。
6、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紫外线照射消毒,煮沸消毒,暴晒,5%-10%来苏浸泡,20%漂白粉溶液消毒等。
总而言之,
预防肺结核病,
需要我们日常多注意卫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宅在家里也要少熬夜,多运动,
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才能避免一些疾病的“入侵”。
好啦,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结束啦,
对于肺结核病,
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加以预防哦!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务平台---------
图文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林钰涵
初审:蔡洁岚
复审:李梦华、林建东
审核发布:牛瑞
后台关键词回复
?地图┆校车┆校历┆全景
?行政楼┆政策简介┆教务系统
?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排班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