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此次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为:开展终结结核行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我们结合预防结核病知识进行了大力的宣教活动。旨在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全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周四的午间广播,我们对全校师生进行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讲,通过此次宣讲,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了结核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了全员参与结核病防治的意识,为共同营造健康、文明、安全的校园起到了推动作用。结合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消灭结核病,健康你我他。
学校的健康教育卫生知识宣传栏也是我们宣传结核病防治的主阵地,课下同学们经常驻足浏览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结核病宣传活动,使师生们、家长们对结核病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学校及青少年学生的特点,特别提醒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病原菌是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毛发,牙齿外,几乎全身任何组织器官均可发生结核病,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占结核病总病例数的80%以上。在古代,中国称为“痨病”,西方称为“消耗病”。得了肺结核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还会传染他人,对个人和家庭都有极大危害。
二,肺结核常见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胸闷,胸痛,消瘦,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少数急性肺结核病人可出现高热,吐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部分临床症状不明显。若连续咳痰,咳嗽两周以上经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应立即到当地医疗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以排除是否患有肺结核病。
三,结核病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咳痰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而被感染。健康人受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病。
四,结核病现状
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达万,每年新发结核患者达—万。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万,感染人数多达5.5亿。
自年开始,我国实行了结核病控制项目,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结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许多病人未被发现和接受治疗。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学习压力大,缺乏营养,休息时间不足等)学校结核病疫情有上升趋势。
五,怎样预防结核病
第一,消除传染源。及早发现结核病人,积极合理的进行治疗,杀灭结核菌,消除传染源,彻底治愈结核病。这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所在。
第二,切断传播途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注意消毒灭菌,与健康人隔离。
第三,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乐观情绪,合理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体魄,都有利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栗性型肺结核等重症结核病的发生。
六,学校如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1,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班级做好晨检工作,对因病请假的同学要了解原因,对经常咳嗽,咳痰有可疑结核症状的同学要督促其及时就医。2,传染性结核病人要休学隔离治疗,非传染性结核病人要登记管理,确保规范治疗。3,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咳嗽喷嚏时使用纸巾,寝室要经常通风,被褥要经常晾晒等。4,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增强体质。5,关爱结核病人,不歧视,害怕,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及时发现病人,是患者早日康复。
七,环境感染控制
1,严格执行通风制度,天气情况允许情况下,每日通风时间不小于70分钟。2,紫外线照射消毒。在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人员的指导下,对通风不良的教室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也可选用0.5%--1%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或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熏蒸或超低容量喷雾的方法进行处理,原则上不建议每日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
八,复学管理
患病学生经过规范治疗,完成疗程并取得治疗地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后方可复学。学校根据具本学校的具体要求决定学生是否复学。
撰稿:宋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伍德灯检查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